[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通信发射端机可见光抑制比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3300.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5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权社;王少水;朱兴邦;王国权;赵发财;郑祥亮;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07 | 分类号: | H04B10/07;G01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通信 发射 可见光 抑制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紫外光通信收发模块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紫外光通信发射端机可见光抑制比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军事通信系统,具有低窃听率、高抗干扰性、全方位性、易组网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各军事强国争先研究的焦点。紫外光通信系统理想的光源在日盲区应具有较窄带宽,目前可适用于紫外光通信的光源有紫外气体放电灯(如低压汞灯)、紫外激光器、紫外LED。其中紫外激光器和紫外LED的光谱均具有较窄的带宽,而且没有多余的谱线,是比较理想的紫外通信用光源,但是紫外激光器价格昂贵、光路调试复杂、体积大等因素限制了其实用化;而紫外LED的功率较小,无法达到光通信的传输能量要求。
气体放电灯成为工程化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发光光源,利用放电灯进行光学传输的思想在很多公开的专利中都有提及,如1975年公开的Martin R.Dachs申请的美国专利3900404;1985年公开的Shinichi Nakada申请的日本专利JP60032443;1997年公开的Michael Smith申请的美国专利5657145。我国的紫外光通信起步较晚,但是在本领域也有很多相关的已授权专利或申请公开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如2007年公开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申请的名为“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对应专利号分别为ZL 200610116264.9,ZL 200620046090.9;北京邮电大学于2012年申请公开的名为“一种紫外光通信方法和紫外光通信系统”和“紫外光通信的方法和发射机”的发明专利,对应申请号分别为201210076043.9,201210076410.5;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于2012年申请公开的名为“一种基于无极紫外通信的信号发射装置及方法”,对应申请号为201210282383.7。以上的专利主要介绍了以气体放电灯作为发射端机光源的紫外光通信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并没有对发射端机光源的光谱辐射的测试需求及测试方法进行描述。
由于气体放电灯具有宽光谱或多谱线,在日盲区边界甚至可见光波段有一定的辐射能量,大大降低了紫外光通信的保密性。为了抑制光源的可见光成分,一般在光源输出口放置滤光片,即使经过滤光,光源在日盲区以外的其它谱段仍可能存在很强的辐射,为保证紫外光通信系统的保密性,必须对紫外光源的可见光成分进行监测,由于发射端机工作时,光源发射的是调制光,所以直接采用辐射计或功率计测量发射机的总辐射强度和可见光段辐射强度均比较困难。目前尚未查到紫外调制光源能量分布的测试方法。
现阶段能够测量紫外辐射的仪器主要有紫外光谱仪、紫外辐射照度计、紫外光功率计等,均不能实现“可见光抑制比”的测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紫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是指测量范围涵盖紫外波段的光谱分析仪,多采用光栅分光;采用光电倍增管、紫外加强Si探测或CCD进行探测;具有波长校准功能,波长精度小于0.2nm。但是没有光辐射校准功能,输出信号没有考虑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率、光栅的衍射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测试光源的光谱辐射。
(2)紫外辐射照度计:一般含有带通玻璃滤光器或干涉滤光器,使其工作于特定的波长范围,如320nm~390nm、365nm、290nm~320nm及253.7nm。因此,紫外辐射照度计仅适用于测量紫外某一波段的辐射能量,而对整个紫外波段甚至可见光波段能量束手无策。
(3)紫外光功率计:一般采用Si作为探测器材料,可测量200nm~1100nm范围的光功率,但是每次只能在一个波长点测量,不能测量宽光谱或多谱线的光源。
上述中紫外辐射照度计、紫外光功率计主要测试连续光,而发射端机工作时处于调制状态,使得测试结果不可靠。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紫外光通信发射端机可见光抑制比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紫外光通信发射端机可见光抑制比测试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驱动待测发射机发射调制信号,利用校准后的紫外光谱仪对调制信号220nm~780nm波段光谱进行扫描,得到220nm~380nm紫外波段和380nm~780nm可见光波段的辐射能量分布;
步骤2:通过积分方法计算分别求得380nm~780nm可见光段的光谱辐射能量和220nm~780nm整个谱段的全部光谱总辐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