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简支预制剪刀楼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1947.5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敦军;李宁;许小俊;王流金;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2 | 分类号: | E04F11/0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预制 剪刀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简支预制剪刀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且梯板标准化率高,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制作梯板必然会带来可观的效益。目前,常用的楼梯结构为现浇结构,这种结构整体性能好,刚度大,设计灵活,但施工复杂,模板耗费多,施工周期长。因为现浇结构中的楼梯与主体结构采用刚性连接,梯板起到斜支撑的作用,对结构整体刚度、规则性的影响较大,在遭遇地震时,楼梯间为结构薄弱部位,楼梯梯板在地震作用下回引起受力结构的破坏,从而影响人员的逃生疏散。设计中需要考虑楼梯参与结构的整体抗震计算,但是目前的计算模型不够理想,计算结果不够精确,以至于影响整体结构的计算结果和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简支预制剪刀楼梯,这种结构的楼梯可避免在地震作用下,楼梯作为斜支撑结构产生的水平力通过梯板传至主体结构。
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简支预制剪刀楼梯,包括梯梁挑耳、梯梁挑板、预制梯板,所述预制梯板一端铰接于梯梁挑上,预制梯板另一端滑动支承于梯梁挑板上。
本申请所述梯梁挑板上加设聚四氟乙烯板。
本申请所述预制梯板与梯梁挑板接触面之间留有至少50mm滑动空间。
本申请所述预制梯板中的钢筋预制在梯板内部。
本申请所述预制梯板铰接于梯梁挑耳一端的接触面宽度至少为200mm,预制梯板另一端滑动支承于梯梁挑板上的接触面宽度大于等于预制梯板的蹋步宽。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预制楼梯上端铰接、下端滑动的连接方式简单,基本消除了地震作用下梯板对主体结构受力和刚度的影响,使结构传力清晰,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2、预制梯板端部不伸出钢筋,使梯板制作、运输、吊装、就位方便快捷;
3、将楼梯面层及防滑条一起预制,省去抹灰工序,建造速度快、成本低,节省材料,提高质量,能充分发挥工业化建造的优势;
4、滑动支座采用聚四氟乙烯,性能好,造价低,易于施工;
5、在预制楼梯踏步板上预埋成品式栏杆连接件,方便了后续成品栏杆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楼梯的剖面视图;
图中:1、梯梁挑耳;2、梯梁挑板;3、预制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详细解释:
如图1所示,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简支预制剪刀楼梯,包括梯梁挑耳1、梯梁挑板2、预制梯板3,所述预制梯板3一端铰接于梯梁挑耳1上,预制梯板3另一端滑动支承于梯梁挑板2上。所述预制梯板3铰接于梯梁挑耳1一端的接触面宽度至少200mm,预制梯板3另一端滑动支承于梯梁挑板2上的接触面宽度大于等于预制梯板3的蹋步宽。
本申请旨在通过改进预制梯板3的连接方式,基本消除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对主体结构刚度和受力的影响。本申请采取预制梯板3上端铰接于梯梁挑耳1上,下端滑动支承于梯梁挑板2上。避免在地震作用下,楼梯作为斜支撑结构产生的水平力通过梯板传至主体结构,而预制梯板3在地震作用下可以自由滑动,不会产生对主体结构的水平力,使主体结构不会受到楼梯的不利影响。
优选地,预制梯板3两端不伸出钢筋,取消建筑粉刷面层,构件制作、运输、吊装、就位均十分方便快捷。本结构的剪刀楼梯,工人操作简便,施工质量稳定,节省建造成本。
优选地,在预制梯板3另一端与梯梁挑板2接触面上加设聚四氟乙烯板作为防滑动垫片,该材料是在已知塑料中具有最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和最佳的摩擦系数,是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低者,具有不老化和良好的机械韧性。
优选地,将预制梯板3另一端搁置于梯梁挑板2上形成滑动支座,并与预制梯板3另一端平台板建筑面层空至少50mm作为滑动空间,其宽度根据单体设计确定,这样的设计可以预留预制梯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空间,使其可以自由变形,不产生对结构的影响。
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现场仅需吊装预制梯板,无需绑扎钢筋、支撑模板剂粉刷面层,使现场楼梯施工工期和施工工作量减少了约70%,建造成本减少约20%。采用该种预制楼梯,使得楼梯构件是否参与整体抗震计算差别不大,满足规范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发光墙纸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折板型太阳能电池与屋顶绿化结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