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1918.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南明街道锦泰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C33/64 | 分类号: | F16C33/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滚道 内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双滚道轴承内圈由两独立的单滚道内圈构成,在使用时组合构成一个双滚道内圈。由于两独立内圈分别进行加工,采用的加工基准不同,即使采用相同的加工基准,其组合后的基准线不一致,形位精度差,影响轴承的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整个轴承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普通的轴承钢-将普通的轴承钢加工成内圈和外圈-外圈和内圈进行煅坯-外圈和内圈的检测-车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外购选滚动体并选配-外购配件铆合-外购密封件并填充油脂安装盖体-包装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制造工序如下:
1)首先整体加工出具有双滚道的内圈;
2)在装配前通过外力将内圈打开成两半各具有一个滚道的半片内圈,两半片内圈的连接处为自然断面;
3)在装配时利用两半片内圈的自然断面实现自定位。
所述的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断开两半片内圈之前,在内圈外表面设一道横跨两半片内圈外表面的标记。
所述的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滚道内圈的外表面中心车有一道环形槽。
所述的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槽的槽底钻有一工艺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半片内圈整体加工,具有相同的加工基准,而利用外力再断开后,半片内圈原接触处为自然断面,利用自然断面进行自定位,保证装配后仍具有相同的基准,装配后的形位精度高,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在进行断面两半片内圈之前,在内圈外表面设一道横跨两半片内圈外表面的标记,方便装配时能够快速的进行自定位,而双滚道内圈的外表面中心车有一道环形槽可减少两半片内圈的接触面,方便打开。而环形槽的槽底设有一工艺孔,方便采用工具打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轴承双滚道内圈制造方法,整个轴承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普通的轴承钢-将普通的轴承钢加工成内圈和外圈-外圈和内圈进行煅坯-外圈和内圈的检测-车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外购选滚动体并选配-外购配件铆合-外购密封件并填充油脂安装盖体-包装入库,上述的内圈制造工序如下:
1)首先整体加工出具有双滚道的内圈;
2)在装配前通过外力将内圈打开成两半各具有一个滚道的半片内圈,两半片内圈的连接处为自然断面;
3)在装配时利用两半片内圈的自然断面实现自定位。
步骤2)中断开两半片内圈之前,在内圈外表面设一道横跨两半片内圈外表面的标记;双滚道内圈的外表面中心车有一道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钻有一工艺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半片内圈整体加工,具有相同的加工基准,而利用外力再断开后,半片内圈原接触处为自然断面,利用自然断面进行自定位,保证装配后仍具有相同的基准,装配后的形位精度高,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在进行断面两半片内圈之前,在内圈外表面设一道横跨两半片内圈外表面的标记,方便装配时能够快速的进行自定位,而双滚道内圈的外表面中心车有一道环形槽可减少两半片内圈的接触面,方便打开。而环形槽的槽底设有一工艺孔,方便采用工具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南明街道锦泰机械厂,未经新昌县南明街道锦泰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轴支撑单元
- 下一篇:一种便于吊装的大型风电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