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896.4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8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文;张鼎;习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拥塞控制 关联信息 拥塞控制门限 拥塞控制装置 高负荷状态 实时响应 无线环境 拥塞状态 指示获取 层间 预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无线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指示;根据指示获取无线网络的负荷关联信息;根据获取的负荷关联信息和预设的拥塞控制门限选择需拥塞控制的用户,形成拥塞控制用户列表;根据用户列表进行拥塞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无线网络拥塞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方法,可减少层间交互,实时响应无线环境的变化,解决无线网络的拥塞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用户面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给移动通信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表现为:随着用户数、数据吞吐量及信令吞吐量的增加,在基站无线网络侧和核心网侧均可能造成拥塞,使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吞吐性能下降,影响小区内用户的服务质量和体验,如:数据吞吐慢、时延大及掉线等不良体验。
对于基站无线网络侧,造成拥塞的因素很多,以LTE(Long Term Evolutio,长期演进)为例,如:过多的设备与同一个eNodeB连接,导致设备竞争占用eNodeB所具有的有限资源,产生拥塞;无线环境恶化,信道质量下降,导致无线资源利用率下降,产生拥塞。
目前采用多种算法进行拥塞管理,如:接入控制、拥塞控制及ICIC(Inter-Cell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干扰协调)等。拥塞控制一般是通过检测无线网络环境是否拥塞,根据用户的服务要求和当前的服务质量,将部分用户重定向或强制切换到其他小区,以保障用户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有效缓解小区的负荷压力。
但在目前的拥塞控制中,存在以下缺陷:与拥塞相关的参数的测量量通常采用频繁的周期性上报的方式,给eNodeB内部带来较大的吞吐开销,影响其内部的吞吐性能;选取的用户不合理,不能有效解决拥塞。
为保证已接入用户的服务质量和后续接入用户的服务质量,在无线网络侧进行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如:基站无线网络侧的拥塞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以便实时响应无线环境的变化,解决无线网络的拥塞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无线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指示;根据指示获取无线网络的负荷关联信息;根据获取的负荷关联信息和预设的拥塞控制门限选择需拥塞控制的用户,形成拥塞控制用户列表;根据用户列表进行拥塞控制。
其中,获取无线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指示之前,包括:统计无线网络的负荷关联信息;根据负荷关联信息和预设的拥塞控制门限判断无线网络的负荷状态;当无线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时,发出高负荷指示。
其中,根据获取的负荷关联信息和预设的拥塞控制门限选择需拥塞控制的用户,形成拥塞控制用户列表,包括:根据获取的负荷关联信息和预设的拥塞控制门限预估需减少的负荷量;根据需减少的负荷量选择需进行拥塞控制的用户,形成拥塞控制用户列表。
其中,根据用户列表进行拥塞控制之后,包括:根据负荷关联信息和预设的拥塞控制门限判断无线网络的负荷状态,该负荷关联信息为重新统计的信息;当无线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时,再次进行拥塞控制;当无线网络处于正常负荷状态时,发出正常负荷指示。
其中,无线网络的负荷关联信息为周期性统计。
其中,无线网络的负荷关联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无线资源利用率、频谱效率、数据吞吐量、CPU负荷率、用户数及承载数。
其中,用户列表包括各用户对应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包括强制切换、重定向或承载的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