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突发传输系统的前馈定时恢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0807.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5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闫朝星;马荣;周三文;卢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H04L25/02;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卫星通信 突发 传输 系统 定时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无线通信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卫星突发传输系统的前馈定时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接收机中,符号定时恢复是影响解调接收性能的关键因素。经典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主要有反馈锁相和前馈估计两种方法。其中,反馈定时同步一般采用锁相环结构,需要耗用较长时间的数据对锁相环进行收敛,不可避免地在每次捕获过程中造成了传输帧开始部分数据的丢失,进而降低了系统频谱利用率。所以,它常用在连续数据传输应用如广播传输系统DVB-S2(第二代卫星数字视频广播)中,对较短突发数据的情况较难适应。
前馈定时同步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由定时偏差估计器和插值滤波器组成。前馈定时估计算法适于突发数据传输,如交互式卫星通信系统DVB-RCS中。经典的非数据辅助前馈定时估计器一般需要每符号4个采样点就能达到良好的性能,其估计算法主要采用平方率、绝对值和对数等非线性操作。然而,相对于锁相环的自动收敛结构,在设计前馈定时恢复算法的实现时,要求准确恢复所有帧头信息和载荷数据,从而需要正确识别所有完整帧的帧头位置并恰当地处理每一帧尾部的数据。
现有的关于卫星通信系统中短时突发信号的接收解调的资料文献中,一般研究定时偏差估计的算法改进与性能分析,仅限于理论研究;或研究联合傅里叶变换(DFT)、傅里叶级数等技术的前馈定时同步工程实现,需要设计准确的DFT窗口位置和长度,较长的DFT处理又极大地增加了接收系统复杂度,导致定时性能严重受到其他技术的影响。目前尚没有基于前馈定时同步结构解决此类帧头和帧尾准确定时恢复问题的整体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突发传输系统的前馈定时恢复方法,该方法可确保进行连续、准确地恢复帧头、帧尾数据,提高定时偏差估计准确度,有效减小定时偏差估计的计算量,不需要对信号频偏进行估计,可应用于信道环境恶劣条件下。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突发传输系统的前馈定时恢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利用ADC对接收信号进行过采样和数字量化,并通过匹配滤波器得到数字信号x(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