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Pv4网络中通过划分端口段共享公网地址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56666.0 | 申请日: | 2014-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崔勇;王钰琪;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pv4 网络 通过 划分 端口 共享 公网 地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Pv4网络中通过划分端口段共享公网地址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2011年IANA的公网IPv4地址就已分配完毕。据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拥有的公网IPv4地址数量仅有3.3亿个,而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18亿,相比2012年网民数量增长了3.7%。而近年来,我国的网民数量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这将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公网IPv4地址资源更加紧张。
目前,国内的运营商为了缓解地址资源紧缺的压力,普遍采用NAT技术。该技术要求终端用户使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RFC1918中规定的三个网段中的私有地址。IP数据报文经过上层网关时将私有IP数据报文加端口映射为公有地址加端口后访问Internet,Internet回复的IP数据包传输至网关时,根据地址和端口的映射表将公有地址加端口映射为私有地址加端口,通过多个私网地址共同使用一个公网地址达到地址共享的目的。
NAT技术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IPv4地址不足的压力,但是却破坏了网络原有的端到端特性,NAT内部的网络状况对于公网是隐藏的,外部主机不能主动访问私网内部的主机。此外,NAT技术不能良好的支持一些现有的网络协议,如FTP协议等。同时大范围的NAT会造成NAT设备的负载过大,可扩展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v4网络中通过划分端口段共享公网地址的方法,通过在为用户设备分配地址参数的同时分配端口段信息,实现了IPv4单栈网络中的地址共享和公网地址复用,可有效缓解当前各运营商所面临的IPv4公网地址匮乏的压力,服务器将用户的IPv4地址、端口段及MAC(Media Access Control,截至访问控制层)地址进行绑定,从而保证数据能够到达正确的客户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Pv4网络中通过划分端口段共享公网地址的方法,利用地址分配服务器为终端用户分配包括公网IPv4地址及端口段的地址参数,将所述地址参数与用户网络接口的MAC地址进行绑定并通知用户上联的网关;终端用户与网关之间根据二层地址信息进行通信,报文封装使用各自网络接口的MAC地址,用户记录网关的下行接口的MAC地址,网关维护用户IPv4地址、端口段及MAC地址的对应信息。
在DHCP中,地址参数分配过程如下:
步骤(1),用户端接入网络向DHCP服务器发起DHCPDISCOVER报文请求地址;
步骤(2),DHCP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DISCOVER报文,并在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租约,包括公网IPv4地址及其对应的端口段区间,一起添加到DHCPOFFER报文中回复;
步骤(3),用户端收到DHCPOFFER报文后,进行解析,将其中的IPv4地址及端口段区间进行配置,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REQUEST报文,将自己网络接口的MAC地址作为client-ID添加到报文中;
步骤(4),DHCP服务器接收到DHCPREQUEST报文后,回复DHCPACK报文,将用户端的IPv4地址、端口段及MAC地址信息进行绑定,并通知用户端对应的网关;
数据交互过程如下:
步骤(1),网关收到DHCP服务器发来的绑定信息后为用户建立IPv4地址、端口段及MAC地址的映射表;
步骤(2),当用户对外部网络发起访问时,对数据包进行二层封装,其源地址为用户网络接口的MAC地址,目的地址为对应网关下行网络接口的MAC地址;
步骤(3),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网关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封装,从而得到原始数据包,并根据包头信息进行转发;
步骤(4),数据包到达目的端后,目的端进行回复;回复的报文到达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网关时,网关对数据包进行封装,其源地址为网关下行网络接口的MAC地址,目的地址为用户网络接口的MAC地址;
步骤(5),用户收到数据包之后进行解封装从而得到原始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的保存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数据下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