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53277.2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窦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类。目前最为常见的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就是由于窦口阻塞导致鼻窦内的感染。目前,在治疗鼻窦炎药物大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有效的根治鼻窦炎。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治疗鼻窦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能完全根治病症的作缺陷而提供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芪20-40、白芷15-30、辛夷10-20、鱼腥草10-20、白芍5-10、连翘5-15、板蓝根10-20、徐长卿5-10、牛蒡子5-15、菊花3-8、地黄5-10、丹参5-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的原料药各个中药的用量为:黄芪25、白芷20、辛夷15、鱼腥草10、白芍8、连翘12、板蓝根15、徐长卿5、牛蒡子6、菊花6、地黄8、丹参10;
所述的中药还可以添加川穹、黄芩。
辛夷,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用治外感风寒,肺窍郁闭,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部炎症有着很好的效果。据此可见,本品对治疗鼻窦炎有着十分好的效果,故本品为本发明中药之君药。
白芷,性温。归肺、脾、胃经。 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据此可见,本品对鼻窦炎引起的鼻塞、鼻部红肿有着十分好的治疗效果,故本品发明中药之臣药。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牛蒡子功效:发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牛牛蒡子功效:发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止流鼻涕。本品具有治疗鼻炎、咽喉疼痛的疗效,故本品亦为本发明中药之臣药。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有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的功效。本品能够有效的治疗鼻炎引起的风寒感冒,故本品亦为本发明中药之臣药。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 消肿、利咽之功效。
鱼腥草,微寒。 归肺经。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
黄芪,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功效: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主治: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荨麻疹、湿疹、跌打损伤,并有抗菌作用。
金银花,甘;寒 归经: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地黄,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
丹参,丹参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丹参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板蓝根、鱼腥草、黄芪、徐长卿、金银花、地黄、丹参为本发明中药之佐使,同君药、臣要配伍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治疗鼻窦炎,鼻窦炎引起的各种病症,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治愈鼻窦炎。
本发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治疗效果显著、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无药物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芪25克、白芷20克、辛夷15克、鱼腥草10克、白芍8克、连翘12克、板蓝根15克、徐长卿5克、牛蒡子6克、菊花克6、地黄8克、丹参10克;
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1、按照中药药方的原料重量配比,称取黄芪25克、白芷20克、辛夷15克、鱼腥草10克、白芍8克、连翘12克、板蓝根15克、徐长卿5克、牛蒡子6克、菊花克6、地黄8克、丹参10克,洗净并备好;
2、将上步骤1备好的原料药,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捞出沥干,然后再放入煮锅中加入清水用武火煎熬1小时以上,待其沸腾后该文火煎熬2小时,煎熬完成后滤除药渣,将药液放入碗中,治疗鼻窦炎的中药便制作完成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