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艾滋病的三维断层科研与教学标本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935.4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军;李宁;刘荣志;方家选;程田志;李宏艳;高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艾滋病 三维 断层 科研 教学 标本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研与教学标本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基于艾滋病的科研与教学标本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 滋 病 , 即 人 类 获 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全球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初期,主要是病毒的复制及对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如CD4、CD8等具备免疫功能细胞的破坏而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随着病程进展至AIDS期,免疫系统功能抑制或丧失,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条件致病病原体侵袭而发生致命性机会感染或肿瘤。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所致脑炎、结核(TB)、弓形虫脓肿、淋巴瘤、真菌肺炎、细菌肺炎、病毒肺炎、原虫(卡氏囊虫、弓形虫)性肺炎、卡氏肉瘤、胃肠霉菌性炎症、溃疡、相关性淋巴瘤等。这些并发症是威胁病人生命的直接因素,约85%的患者死于并发症。对HIV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在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病理是影像学的基础,影像是病理的表现,免疫缺陷下的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与非免疫缺陷下的感染或肿瘤的疾病谱、影像学表现存在很大差异,艾滋病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点:①在艾滋病患者的整个发病过程中,多为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并发症为主,很少侵犯多个系统。②随着免疫水平逐渐减低及存活时间延长,发生多种病原体感染机会增多,表现为多病原体,多元化影像表现。③艾滋病患者感染HIV病毒前所患疾病与感染后新增病变的复杂关系。④HIV病毒本身所致病变与发病后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较难确定。⑤艾滋病并发症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前与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⑥艾滋病神经功能影像学的表现与下列因素相关:HIV脑损害,机会性感染,肿瘤,吸毒,种 族,HIV感染途径、年龄、性别,退行性 疾病 和HAART治疗后等。艾滋病影像学表现的复杂性给影像诊断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HIV相关疾病进行临床影像与解剖病理对照研究,建立HIV相关疾病数据库、制作出集临床解剖、病理、影像为一体的临床科研与教学标本。
断层解剖学是利用断层切锯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它具有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状态,准确显示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毗邻关系;能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与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结合密切的特点。此外,将艾滋病尸体进行三维断层大体标本与影像诊断及病理诊断相结合,为教学、科研及影像诊断提供了形态学标本及数据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艾滋病的三维断层科研与教学标本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作出为临床影像诊断和教学科研所需的艾滋病三维断层标本,各个断层标本与影像资料和病理资料相互对应,并且大体标本光亮清洁,可长期保存,用于教学、科研和临床影像诊断可达到直观理解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艾滋病的三维断层科研与教学标本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操作环境及操作条件的准备;
(2)对艾滋病患者尸体标本进行定型,并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福尔马林溶液防腐;
(3)将所述尸体标本灌注福尔马林溶液后,放置10~12小时,然后将尸体完全浸泡在5%重量比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6个月;
(4)将所述尸体标本,采用甲紫弹线法在所述尸体表面进行定位和划线;
(5)将尸体标本连同薄木板置于-30℃环境下进行冷冻7~10天;
(6)在所述尸体标本上,使用细木工带锯机锯制横断、冠状和矢状断层标本;
(7)对所述断层标本进行病理取材;
(8)对标本进行处理和保存。
其中,所述步骤(1)操作环境及操作条件的准备包括:操作室、专用操作台;所述操作室内具备淋浴和卫生设施、空调或冷暖气设备、专用隔离服装及器械、器皿、清洁消毒液和固定液,以及专用污水处理系统。
其中,步骤(2)所述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福尔马林溶液的重量比为15%、灌注量为10000~20000ml。
其中,所述步骤(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以体表解剖标志确定基准线,并用CT扫描验证,保证断层标本标志线与CT扫描体表定位线的一致,其中,横断切面标本以胸骨角平面为基准线,冠状切面标本以两侧腋中线为基准线,矢状切面标本以前后正中线为基准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致密岩体水岩动态反应教学实验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临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