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作机构及设有该操作机构的负荷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803.1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希清;陈庆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36 | 分类号: | H01H33/36;H01H33/4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机构 设有 负荷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机构及设有该操作机构的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是介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一种开关电器,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其工作原理为分闸时,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主轴顺时针旋转,一方面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使活塞向上移动,将气体压缩;另一方面通过两套四连杆机构组成的传动系统,使主闸刀先打开,然后推动灭弧闸刀使弧触头打开,气缸中的压缩空气通过喷口吹灭电弧。现有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通常结构复杂,通常包括电机、操作主轴、链轮、传动机构等;电机通过链条带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操作主轴动作,操作主轴的动作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产品的储能或者分合闸。由于机构合闸完成时,电机会有惯性转动会使得链条蹦紧而断裂,维修麻烦,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而且电机的转动,一直会带动链轮以及操作主轴的转动使得完成合闸后产品磨损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比较复杂,而且操作机构上的链轮以及链条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机构及设有该操作机构的负荷开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操作机构,包括主侧板、操作主轴和驱动电机,所述的操作主轴上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的操作主轴上设有安装板、驱动盘和行程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第一信号检测元件和第二信号检测元件,所述的第一信号检测元件和第二信号检测元件均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的行程板与第一链轮联动连接,所述的行程板上设有触发第一信号检测元件或者第二信号检测元件的触发部,所述的第一链轮上设有驱动件,所述的驱动盘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具有与驱动件相卡从而带动与操作主轴联动连接的驱动盘转动的第一位置和与驱动件脱离使得第一链轮空转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驱动盘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块和复位件,所述的滑块与驱动盘径向滑移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盘上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滑孔,所述的滑块上设有销轴,所述的销轴设于滑孔内且与滑孔限位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与滑块按压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块上设有斜面,所述的限位件上设有与斜面相适配的圆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固定限位件的腰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操作主轴上设有与操作主轴联动连接的分合闸指示拐臂,所述的主侧板上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杆套,所述的杆套上设有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的第一拐臂通过第一连板与分合闸指示拐臂相联动,所述的第二拐臂与用于指示分合闸状态的第二连板相联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顶板,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固定第一拐臂的弧形槽,所述的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分合闸的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拐臂与控制开关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侧板上设有接地轴,所述的接地轴上设有螺栓,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自锁开关。
一种负荷开关,包括灭弧装置,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操作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信号检测元件对电机实现行程控制,使得产品在合分闸时,电机能及时快速停止,大大简化了产品的操作机构,同时采用驱动盘带动操作主轴的方式,通过滑块的两个位置实现当电机停止时第一链轮实现空转,避免第一链轮及其他部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去掉面板12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主轴2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驱动盘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驱动盘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中行程板7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