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解码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207.3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欢欢;文红;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36 | 分类号: | H04L27/36;H04L2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编解码方法和设备,包括:获取经过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的第一调制信号集合,其中该第一调制信号集合包括P个调制信号,该P个调制信号满足格雷调制映射规则;从该P个调制信号中确定K个调制信号;确定对应于该K个调制信号的K个中间信号,每个中间信号在星座图上映射的比特位与对应的调制信号在该星座图上映射的比特位完全相异;根据该K个中间信号和信道矩阵,通过判决统计公式,确定K个变形信号;确定对应于该第一调制信号集合的第一变形码矩阵,其中该第一变形码矩阵包括该K个变形信号中的L个变形信号。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合法的通信双方的通信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编解码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与人的沟通越来方便。但是无线通信技术在赋予用户通信自由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使得无线网络没有物理边界,这就使得对无线通信内容的窃听更加容易。窃听者除了可以窃听通信内容外,还可以通过截获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伪装成合法用户获得不公开的信息服务,或者篡改信息来达到破坏无线服务的目的。因此,如何对通信双方的通信内容进行加密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安全传输机制是依赖上层密码机制,其设计的原理是基于计算不可破特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这就导致需要共享的密钥长度也越来越长,密钥分发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利用密钥对通信内容进行计算的复杂度也会提高。同时,不同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性能不同。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无线通信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远远低于便携性计算机。因此不能保证同样复杂的密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无线通信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编解码方法和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合法的通信双方的通信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经过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的第一调制信号集合,其中该第一调制信号集合包括P个调制信号,该P个调制信号满足格雷调制映射规则;从该P个调制信号中确定K个调制信号,其中K为小于或等于P的正整数;确定对应于该K个调制信号的K个中间信号,每个中间信号在星座图上映射的比特位与对应的调制信号在该星座图上映射的比特位完全相异;根据该K个中间信号和信道矩阵,通过判决统计公式,确定K个变形信号;确定对应于该第一调制信号集合的第一变形码矩阵,其中该第一变形码矩阵包括该K个变形信号中的L个变形信号,其中L为小于或等于K的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该P个调制信号中确定K个调制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读取预存的编码控制指示序列,确定当前指示值;该从该P个调制信号中确定K个调制信号,包括:在确定该当前指示值为第一值的情况下,从该P个调制信号中确定该K个调制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经过该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的第二调制信号集合,该第二调制信号集合包括Q个调制信号,该Q个调制信号满足格雷调制映射规则;读取该预存的编码控制指示序列,确定当前指示值;在确定该当前指示值为第二值情况下,对该第二调制信号集合进行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确定对应于该第二调制信号集合的第二常规码矩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接收信号集合;对该第一接收信号集合进行解码,确定第一估计信号集合,其中该第一估计信号集合包括P个第一估计信号;对该P个第一估计信号中的K个第一估计信号进行还原操作,获取K个还原信号,该还原操作为对该K个第一估计信号中的该每个第一估计信号的每个比特位取异,K为小于或等于P的正整数;确定该第一估计信号集合对应的第一目标估计信号集合,该第一目标估计信号集合包括该K个还原信号与未进行该还原操作的(P-K)个第一估计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