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静脉输液自动截止负压传导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9793.8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盛楠;朱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恒鑫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A61M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静脉 输液 自动 截止 传导 模块 | ||
1.重力静脉输液自动截止负压传导模块(1),其特征为由导流止流件(1-1)、导流腔防护盖(1-2)、导流截止膜片(1-3)、负压腔外壳(1-4)、负压传导膜片(1-5)构成;其结构关系为:导流止流件(1-1)为自动截止负压传导模块(1)的其他结构件的载体,导流止流件(1-1)的进液管(1-1-1)通过上输液管(3)与穿瓶针(2)连通,导流止流件(1-1)的出液管(1-1-2)通过输液器的上输液管(3)与滴斗(4)连通,其中,穿瓶针(2)的孔径大于等于进液管(1-1-1)的孔径,导流截止膜片(1-3)装配在导流截止膜片安装台(1-1-3-1-1)上,负压传导膜片(1-5)装配在负压传导膜片安装台(1-1-3-2-1)上,导流腔防护盖(1-2)嵌入装配在导流腔外壳装配环壁(1-1-3-1-2)内,负压腔外壳(1-4)嵌入装配在负压腔外壳装配环壁(1-1-3-2-2)内,进液管(1-1-1)、出液管(1-1-2),与装配后的导流截止膜片(1-3)、负压传导膜片(1-5)构成一个完全密封的导流止流通道;负压传导膜片(1-5)与负压腔外壳(1-4)之间形成负压腔;
导流止流件(1-1)由进液管(1-1-1)、出液管(1-1-2)、环形导流承载件(1-1-3)构成;进液管(1-1-1)与出液管(1-1-2)呈对称状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的外壁上,且进液管(1-1-1)管径大于出液管(1-1-2)管径;进液管(1-1-1)由进液管头(1-1-1-1)、进液管道(1-1-1-2)、进液管出液口(1-1-1-3)构成;出液管(1-1-2)由出液管进液口(1-1-2-1)、出液管负压导出口(1-1-2-2)、出液管道(1-1-2-3)、出液管出液口(1-1-2-4)构成;环形导流承载件(1-1-3)按功能可分为导流止流功能面(1-1-3-1)、负压传导功能面(1-1-3-2)和环形承载盘(1-1-3-3);进液管(1-1-1)为L形管,由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外壁上的进液管头(1-1-1-1),通过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内部的进液管道(1-1-1-2),转折至位于导流止流功能面(1-1-3-1)的进液管出液口(1-1-1-3);出液管(1-1-2)为Y形管,位于导流止流功能面(1-1-3-1)的出液管进液口(1-1-2-1),和位于负压传导功能面(1-1-3-2)的出液管负压导出口(1-1-2-2),汇聚到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内部的出液管道(1-1-2-3),并延伸至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外壁的出液管出液口(1-1-2-4);环形导流承载件(1-1-3)的导流止流功能面(1-1-3-1)、负压传导功能面(1-1-3-2)分别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两侧,导流止流功能面(1-1-3-1)由导流截止膜片安装台(1-1-3-1-1)、导流腔外壳装配环壁(1-1-3-1-2)、导流腔弧面(1-1-3-1-3)构成,负压传导功能面(1-1-3-2)由负压传导膜片安装台(1-1-3-2-1)、负压腔外壳装配环壁(1-1-3-2-2)、负压腔弧面(1-1-3-2-3)构成;导流止流功能面(1-1-3-1)的外径与环形承载盘(1-1-3-3)相等,最外侧为环状的导流腔外壳装配环壁(1-1-3-1-2),内侧为环状突起的导流截止膜片安装台(1-1-3-1-1),突起中心为导流腔弧面(1-1-3-1-3),导流腔弧面(1-1-3-1-3)上有位于正中心的环形凸出的出液管进液口(1-1-2-1)和位于出液管进液口(1-1-2-1)上方的凹陷的进液管出液口(1-1-1-3);负压传导功能面(1-1-3-2)的外径小于环形承载盘(1-1-3-3)的外径,位于环形承载盘(1-1-3-3)的下方,最外侧的环状外壁即为负压腔外壳装配环壁(1-1-3-2-2),外壁内侧底部环形台面即为负压传导膜片安装台(1-1-3-2-1),负压传导膜片安装台(1-1-3-2-1)内侧为向内凹陷的半球形的负压腔弧面(1-1-3-2-3),负压腔弧面(1-1-3-2-3)的底部正中有凹陷的圆弧形出液管负压导出口(1-1-2-2);
负压传导膜片(1-5)为由弧形传导膜面(1-5-1)、传导膜片环形边(1-5-2)构成的碗状膜片,材质与导流截止膜片(1-3)相同,外径小于导流截止膜片(1-3)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恒鑫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恒鑫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7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