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8760.1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姜亚洲;杨尔全;蔡琳;李波;褚浩宇;张倩芸;孙复来;严晨嘉;李占何;刘晓贵;臧超;周翔;沈阅;潘莉;陆屹;朱钧;唐新海;吴勇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8 | 分类号: | E04F15/18;E04F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材 基层 透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石材基层透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装饰装修工程中,石材地面是一种常见的装修样式。石材地面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美观性以及牢固性等重要性能外,其防水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关乎着整个石材地面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石材地面的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都会在石材地面的基层进行一定的排水结构的设置,因为一旦基层的排水工作没有做好,基层内的水分便会渗透进石材地面内,造成石材地面的病变,影响石材地面的观感质量。
目前的排水结构的设置,主要是在基层内铺上一层鹅软石,并设置一些排水沟,使得基层内的水可以渗透到鹅软石内,然后再通过排水沟排出。这种排水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基层内渗出的水里面还含有一些泥沙的杂质,久而久之便会附着在鹅软石上,使得鹅软石的排水性能大受影响,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其可以继续使用,就需要定期地对泥沙进行清理,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可以防止基层渗水至石材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效防止泥沙侵入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其包括:
鹅软石芯体,其为一多边形柱体;
无纺布层,其依照鹅软石芯体的外形包覆于鹅软石芯体的外表面;
保护外层,其依照无纺布层的外形包覆于无纺布层的外表面,保护外层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优选地,上述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外层,其包覆于保护外层的外表面,第二保护外层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分布密度。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的纵截面呈燕尾形状。
优选地,上述的鹅软石芯体为一三角形柱体。
优选地,上述的鹅软石芯体为一五边形柱体。
优选地,上述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的最外层上还连接有多个支架,支架与石材基层透水装置的最外层构成三角形外围。
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其包括:
鹅软石芯体,其为一圆形或者椭圆形柱体;
无纺布层,其依照鹅软石芯体的外形包覆于鹅软石芯体的外表面;
保护外层,其依照无纺布层的外形包覆于无纺布层的外表面,保护外层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优选地,上述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外层,其包覆于保护外层的外表面,第二保护外层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分布密度。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的纵截面呈燕尾形状。
优选地,上述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的最外层上还连接有多个支架,支架在石材基层透水装置的最外层形成三角形外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即鹅软石芯体、无纺布层和保护外层,保护外层的外表面上开设了多个第一通孔,且该透水装置为多个形状的柱体,其具有多个可以接受水进入的面,将该透水装置安装在基层内后,通过透水装置和基层之间压力差的作用,基层内的水分从透水装置多个方向的面上的第一通孔进入保护外层内,随后通过无纺布层进行泥沙过滤后,最后进入鹅软石芯体,随后再排入到集水井内。可以看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效地解决了水分内泥沙侵入鹅软石的问题,可以长时间地保证鹅软石芯体的排水作用,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入石材,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泥沙侵入鹅软石芯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呈三角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呈三角形柱体且具有第二保护外层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保护外层和第二保护外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呈五边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呈五边形柱体且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呈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呈圆柱体且具有第二保护外层的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呈椭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石材基层透水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呈圆柱体且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8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