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絮凝处理污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7430.0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骆尚廉;李爽;孙力平;邱春生;钟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絮凝 处理 污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絮凝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难题,而水体中的磷酸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重要指标之一。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不同于很多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净化的污染物,重金属在水中会在食物链中富集,很难在环境中降解。
传统除磷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法,尤其化学混凝除磷酸盐的方法应用广泛。目前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为物理法、化学沉淀法及生物法,尤其是化学沉淀法应用较多。传
传统除磷和除重金属的化学混凝及化学沉淀法处理成本高,对反应环境pH值要求严格,处理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电絮凝法除重金属发展越来越成熟,其设备占地小,操作简单,便于维护管理;产生污泥量少并且污泥密实易脱水,可以快速过滤分离;使用范围广。但现有技术电絮凝法的主要缺点是处理时间较长,这也是阻碍电絮凝法处理污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相对减少电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絮凝处理污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絮凝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放入适量水中使溶解,得到混合液;
(2)将混合液加入到污水中,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5-0.5g/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为0.5-1.5g/L,在20-25℃、初始pH为6.5-7.5,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电极采用纯铝电极,极板间距为0.5-2.0cm,电流密度为2.13-6.38A/m2,进行电絮凝反应;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月桂醇醚磷酸酯钾。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与传统电絮凝技术相比,投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气泡更小,更细密,更稳定,这有利于提高絮体上浮效率。上层污泥更密实。在相同的去除率时,缩短了反应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反应机理:电絮凝反应过程中阳极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Al3+)生成多核羟基络合物(如Al6(OH)153+,Al7(OH)174+,Al8(OH)204+,Al13(OH)345+,All3O4(OH)247+等),吸附离子和溶解性杂质;絮状体和其他一些固体杂质通过阴极产生的氢气上浮到污水表面。投加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后,疏水基被氢气气泡吸附,带电的亲水基包围在气泡最外侧,使气泡带相同电荷,有效减少气泡上浮过程中的破裂行为,使气泡稳定存在,提高电絮凝除Cd2+,Ni2+及磷酸盐反应效率。同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固体颗粒之间粘结的桥梁,颗粒的补集剂,明显加强絮凝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离后,亲水基带负电荷,粘附带正电的Cd2+,Ni2+,提高污染物随氢气上浮的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絮凝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放入适量水中使溶解,得到混合液;
(2)将混合液加入到污水中,使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浓度为0.05g/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为1g/L,在20℃、初始pH为7,搅拌速度为250r/min,电极采用纯铝电极,极板间距为1.0cm,电流密度为2.13A/m2,进行电絮凝反应。
对比实验:
在污水中加入氯化钠使浓度为1g/L,在20℃、初始pH为7,搅拌速度为250r/min,电极采用的纯铝电极,极板间距为1.0cm,电流密度为2.13A/m2,进行电絮凝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7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