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电芯电压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5054.1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仲尧;刘丹婷;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仲尧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电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电芯电压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芯在组合成电池过程中需要串联,一个品质好的电池则要求单个电芯间的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是理想的一致性是不存在的,在不断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串联的电芯参数会发生变化(最终以电压变化形式体现),同时电池进入恶性循环(串联组中电芯电压高的越高,低的越低),这样会加速电池提前失效。
现有技术平衡电芯电压的方法是在单个电芯在充电到峰值阶段并高于预设的阀值时对电芯作吸收式调整(放电),由于它们的独立性,唯一能感知的是超过电压阀值,当出现超越电压阀值时进行调整,而在调整的过程中充电器仍然在继续充电,该调整过程因时间短和功率大的因素制约了平衡调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于大功率电池这种可行性和可靠性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电芯电压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只有在电芯超出安全范围时才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衡电芯电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悬浮技术检测电池中每个电芯的电压;
从所述每个电芯中获取相邻电压差大于预设的电压差阀值的异常电芯;
对所述异常电芯进行持续低功率的平衡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电芯电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悬浮技术检测电池中每个电芯的电压;
异常电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每个电芯中获取相邻电压差大于预设的电压差阀值的异常电芯;
平衡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异常电芯获取单元获取的异常电芯进行持续低功率的平衡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预设电压差阀值,当相邻电压差大于预设的电压差阀值时,对发生异常的电芯进行持续低功率的平衡调整,提供了一种平衡电芯电压的方法,使得相邻电芯的电压差超过阀值时,即进行平衡调整,而不是只有在电芯超出安全范围时才进行调整,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电芯电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电芯电压电路的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电芯电压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电芯电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通过悬浮技术检测电池中每个电芯的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电压隔离检测构件对电池中的每个电芯的电压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电压隔离检测构件对每个电芯进行单独连接,这样可以检测出每个电芯的电压。所述通过悬浮技术检测电池中每个电芯的电压的步骤,包括:通过三极管使电池组中的每个电芯在检测时形成单独的回路,且所述电池组与控制系统不共用地线。该步骤中每个电芯在检测时形成单独的回路,即单个电芯在检测时为悬浮状态,使得电池组中的每个电芯都可以被单独检测电压。
如图2所示即为电路的效果图。
在步骤S102中,从所述每个电芯中获取相邻电压差大于预设的电压差阀值的异常电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一个电压差阀值,将每两个相邻的电芯的电压差与预设的电压差值进行对比,获取大于预设的电压差值的电芯。该步骤通过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简称:MCU)进行。
在步骤S103中,对所述异常电芯进行持续低功率的平衡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特定的光耦对检测为异常的电芯进行平衡调整,该调整是持续且低功率的平衡调整,不会突然大功率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仲尧,未经刘仲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灵活带宽系统的协作式前向链路消隐和功率提升
- 下一篇:个人护理器具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