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半同胞家系大田无纺布容器直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4662.0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邢世岩;孙立民;刘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4;A01G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同胞 家系 大田 无纺布 容器 直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关于银杏半同胞家系大田无纺布容器直播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果树和材用、叶用及观赏、绿化树种。中国拥有世界银杏种质资源的90%以上,是世界上银杏第一大国,在我国可考证的栽培历史达千年之久。银杏播种育苗是目前生产上繁殖苗木的主要方法之一,而传统的银杏大田直播育苗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出苗率不理想。(2)大田土壤条件差,造成幼苗顶土困难,根系不发达。(3)前期生长量较小、移栽后缓苗期长。
本发明利用容器育苗出苗率高、苗木生长量大的特点,采用大田无纺布容器直播技术对采集的古树种子进行播种,对于提高银杏大田直播育苗的出苗率、缩短育苗时间和增大苗木生长量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苗木的数量和质量,缓解了苗木供应和移栽方面的难题。目前还未见银杏大田无纺布容器直播技术的报道,本发明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银杏大田直播育苗的缺陷,大田直播出苗率在65%-85%不等,土壤透气性差,易板结,幼苗出土时顶土能力差,根系不发达,前期生长量较小,且移栽后缓苗期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1)种子的采集和处理
①种子采集
采集优良古树种子(250-300粒/kg),银杏种子外部形态上显示出成熟特征,即由绿变黄、被白粉即可采收
②后熟
外表已成熟的种子,由于不同单株、不同种粒的成熟度叶不一致,为了便于统一脱粒,采收后的种子必须进行后熟处理。银杏种子形态成熟后,胚发育仍不完全,须经一段后熟作用后种子才有发芽能力。
③脱皮
银杏脱皮的程序为:堆沤——外种皮软化、腐熟——搓揉、捣烂外种皮——水冲漂洗去杂——阴干后分级。种子数量少时可以带上乳胶手套人工搓擦去皮,也可以用砖头在硬质土地上轻轻压搓脱皮。然后放入细筛内,再用清水淘洗干净,去出外种皮,种柄及杂物即可。
④阴干
种子脱皮净种后,选室内或阴凉通风处阴干1-2天即可。
(2)种子的沙藏
①沙藏时间:
采集的种子于当年的11月中旬进行沙藏。
②沙湿度
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为宜。
③沙池规格
根据种子的数量确定沙池大小,不同家系的种子用硬隔板隔开。
(3)种子的催芽
春天气温回升后及时检查翻动,并于2月下旬大地解冻后开始阳畦催芽。
(4)筛种
待种子出芽达到一半时进行筛种。将种子和沙的混合物从沙池中取出,放去细筛中,轻轻摇晃筛子后将开口及发芽的种子挑出,把未开口的种子与沙混合后放回拱棚中继续催芽。
(5)容器的规格、成分及摆放、
①无纺布容器规格:直径4.8cm×高13.5cm
②基质成分:草炭土:珍珠岩:蛭石(体积比)30:7:3,外加1.0%缓释肥、0.5%过磷酸钙、0.5%硫酸亚铁和0.1%多菌灵。
③容器摆放:每畦实际占地宽度1.25m,畦面宽100cm,两行,行距50cm,株距30cm。
(6)点播技术
①点播
首先向营养杯中灌入适量水,待水渗入之后,用木棍等工具在营养杯中挖一小洞,后将银杏种子放入营养杯中,点播时,种子应胚根向下、种棱与地面垂直或平行、种尖横向。
②覆土
将营养土与普通土等量混合,作为覆盖土。将种子点播进营养杯后,立即用配好的覆盖土覆于营养杯上部,覆土厚度以1-2cm为宜。
③覆盖
准备宽度为1.2m的地膜,采用覆垄的方法进行覆膜。覆膜时,地膜应完全覆盖垄和营养杯,然后用土将两侧压实密封,压土过程中应避免压到营养杯。
④打孔
待种子出土之后,立即对已经露头的种子上部的地膜进行打孔。春末,为避免强光伤害种子,时间以每天16点之后为宜。用刀片等工具在已出土的种子上部的地膜上破开小孔,保证幼苗生长过程中不与地膜接触,防止烫伤幼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无纺布容器直播技术进行银杏播种育苗,可以有效平衡播种苗根系、使侧须根发达。
(2)采用无纺布容器直播技术进行银杏播种育苗,播种后幼苗出土时间短,且出苗率高达95%-100%。较大田直播育苗提高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阀门式玉米精量直插穴播装置
- 下一篇:电动耕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