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装置及其发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4449.X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柴细元;闫林峰;唐建军;刘炳中;于之深;嵇成高;李东生;张洪元;张瑜;颜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石曙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率 扫描 成像 测井 装置 及其 发射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装置的发射电路及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能够较准确、直观地反映井中地质构造、孔隙度及裂缝分布等重要信息,因此,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重要环节中。
目前,为了采集高质量的微电阻率成像数据资料,只能使用水基泥浆。因为导电性水基泥浆及泥饼的电阻率低,所以可以得到很强的地层中的电信号响应,从而可以得到清晰的测井曲线。
由于油基泥浆能够抗高温、抗盐钙侵蚀,具有优良的井眼稳定性能,以及合成基泥浆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风险并提高钻井效率,所以,当今正在开发和推广使用油基泥浆和合成基泥浆。但是,在油基泥浆和合成基泥浆这类泥浆中进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具有一定的技术障碍。这是因为在油基泥浆和合成基泥浆中进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时,在发射电极和井壁之间会形成泥浆绝缘层或泥饼,隔开了极板与地层的接触而不能成像。所以,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适于在油基泥浆和合成基泥浆中进行微电阻扫描成像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装置的发射电路及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装置,能够提供更大的发射电流,以及能够实时监控发射信号的电流和电压大小,以适于在油基泥浆和合成基泥浆中进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装置的发射电路,可包括:滤波器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升压模块、电流测量模块和电压测量模块,所述滤波器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升压模块和电流测量模块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与所述电流测量模块并联连接,所述滤波器模块用于对交流电信号进行滤波,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用于对滤波后的交流电信号进行放大,所述升压模块用于对放大后的交流电信号进行升压以生成发射信号,所述电流测量模块用于对所述发射信号的电流大小进行测量并输出测量的电流数据,所述电压测量模块用于对所述发射信号的电压大小进行测量并输出测量的电压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波器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串联。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集成运放U1,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到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到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到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接地。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二集成运放U2,所述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串联连接到所述第二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到所述第二集成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第二集成运放U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到所述第二集成运放U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集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C4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石曙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石曙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