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特性曲线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4270.4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东;师俊峰;陶珍;张建军;熊春明;马文明;张鑫;孙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抽油机 井下 系统 特性 曲线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获取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特性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光杆以下的井下举升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给定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的参数;
利用所述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的参数,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泵的实际排量的特性曲线;其中,所述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的参数包括:余隙比K、泵内气液比R、进入泵筒内的排量Qpump_in、流体的体积系数B、冲次n、抽油杆柱总长L、钢的弹性模量E、每一级抽油杆长度Li、每一级抽油杆横截面积fri、生产油管壁横截面积fi、泵径D、柱塞的偏心率ε、泵间隙h、流体的运动粘度ν、流体的密度ρ、柱塞的长度l、柱塞的平均速度U、有效扬程H`、重力加速度g、流体流经阀球的阻力系数ζ、流体流经阀孔的流量Q1、泵阀阀座孔面积A和流体粘度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的泵实际排量的特性曲线的步骤包括:
利用柱塞的有效冲程Sp和地面冲程S获得冲程损失影响系统ηS;利用余隙比K、泵内气液比R获得泵充满程度系数ηC;利用进入泵筒内的排量Qpump_in、柱塞衬套之间的漏失量qloss获得泵漏失影响系数ηq;利用流体的体积系数B获得流体体积效应影响系数ηB;其中,所述柱塞的有效冲程Sp、所述柱塞衬套之间的漏失量qloss均为具有泵出入口压差ΔP的表达式;
利用冲程损失影响系数ηS、泵充满程度系数ηC、泵漏失影响系数ηq和流体体积效应影响系数ηB获得泵效ηV;
利用所述泵效ηV和所述泵理论排量Qt获得泵实际排量Q,得到泵出入口压差ΔP对应的泵实际排量的特性曲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功率的特性曲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功率的特性曲线的步骤:
利用泵实际排量Q、流体的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和有效扬程H`获得光杆的有效功率Ne;利用流体流经阀球的阻力系数ζ、流体的密度ρ、流体流经阀孔的流量Q1和泵阀阀座孔面积A获得水力损失功率NLoss-H;利用柱塞衬套之间的漏失量qloss和泵出入口压差ΔP获得体积损失功率NLoss-V;利用泵径D、地面冲程S、冲次n、泵间隙h、柱塞的长度l、柱塞的偏心率ε、泵出入口压差ΔP和流体粘度μ获得机械损失效率NLoss_M;
利用光杆的有效功率Ne、水力损失功率NLoss-H、体积损失功率NLoss-V和机械损失效率NLoss_M获得光杆功率NRP,得到泵出入口压差ΔP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功率的特性曲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效率的特性曲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效率的特性曲线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光杆的有效功率Ne和所述光杆功率NRP获得抽油机井下系统效率,得到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效率的特性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2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