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粒子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3856.9 | 申请日: | 2014-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牛洪欣;徐忠法;张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洪欣 |
主分类号: | A61M36/04 | 分类号: | A61M36/0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粒子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粒子导管。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适宜手术处理的、因肿瘤导致的恶性腔道梗阻患者,放置导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置导管可起到引流或鼻饲的作用,但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疗肿瘤。例如食管肿瘤患者出现食管梗阻时,置入胃管并使其通过梗阻处到达梗阻远端,可用于鼻饲以解决营养问题,但胃管本身并不能治疗肿瘤。
其他还有,胃肠肿瘤患者出现幽门梗阻或肠梗阻时,置入胃管或肠梗阻导管可引流胃或肠内容物,在梗阻近端起到引流、减压作用;尿道恶性梗阻(如前列腺癌)致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时,置入尿管可引流尿液;胆管恶性梗阻时,置入PTCD管可引流胆汁;等等。但是置入的这些导管都没有治疗肿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导管引流或鼻饲时可以利用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医疗粒子导管。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医疗粒子导管,包括活动套装于导管上的套管以及用于将套管固定于导管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套管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开槽,每个开槽中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放射性粒子的粒子固定装置。
上述粒子固定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开槽内的滑槽、宽度小于开槽开口尺寸的上橡胶滑块以及下橡胶滑块,所述上橡胶滑块以及下橡胶滑块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所述上橡胶滑块以及下橡胶滑块上设置有内径小于放射性粒子外径的圆孔,所述放射性粒子上端插装于上橡胶滑块的圆孔中,其下端插装于下橡胶滑块的圆孔中。
上述固定装置包括呈“U”字形的卡扣以及连接设置于套管上端且外径小于套管外径的凸缘,所述凸缘与套管之间形成凹槽,卡扣卡在凹槽中并挤压其固定于导管上。
上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设置于套管上端且外径小于套管外径的凸缘、分别设置于凸缘上下两端的锥面Ⅱ、滑动套装于套管与凸缘之间的锥套,所述锥套内设置有与下端锥面Ⅱ相匹配的锥孔,当锥套向上滑动时,凸缘向内挤压变形。
为了防止划伤人体器官,上述套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锥面Ⅰ。
为了确保橡胶套管可以弯曲,上述下橡胶滑块的底部竖直安装有橡胶柱。
为了提高固定牢固度,上述卡扣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向外凸起的尖齿,所述卡扣外边缘为光滑圆角。
为了防止划伤人体器官,上述凸缘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倒角。
为了防止划伤人体器官,上述锥套外表面为锥面Ⅲ,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倒角。
为了防止锥套脱落,上述凸缘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锥套内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头,当锥套向上滑动至上死点时卡头卡置于卡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管上设计有若干放射性粒子的存储空间,因此根据肿瘤具体部位调整套管在导管上的位置,并利用固定装置锁紧固定到导管上,之后使导管置入体内,套管的位置正好位于肿瘤部位。由于放射性粒子位于开槽中,因此其为开放性结构,可以确保放射性粒子发出的放射线更好地照射到肿瘤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在导管起引流或鼻饲作用的同时,发挥粒子的内照射作用治疗肿瘤。治疗一定时间后根据肿瘤局部变化情况,可以随时调整粒子与肿瘤的相对位置。肿瘤消退、梗阻解除后可拔除导管及套管。相比支架或其他治疗而言,该治疗后患者体表无障碍,体内无异物,痛苦轻,见效快,属于微创治疗,患者心理上较容易接受,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导管可以为各种植入式医疗导管,如粒子胃管、粒子肠管、粒子尿管等,因此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锥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锥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 2.锥面Ⅰ 3.开槽 4.滑槽 5.上橡胶滑块 6.下橡胶滑块 7.放射性粒子 8.橡胶柱 9.凸缘 10.锥面Ⅱ 11.凹槽 12.导管 13.滑轨 14.圆孔 15.卡扣 16.尖齿 17.锥套 18.锥面Ⅲ 19.卡槽 20.卡头 21.锥孔 22.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洪欣,未经牛洪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颅脉冲旋磁α脑波频率治疗康复系统
- 下一篇:药物球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