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0231.7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勇;陈煜驰;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88 | 分类号: | G06F21/8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电脑 防盗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设备被盗的情况屡有发生。目前的防盗方法大体分为三类:一、防盗锁和防盗桌等,二、根据笔记本运动状态进行检测的防盗系统,三、根据笔记本硬件信息的被盗设备追踪系统。
上述现有方案都能对电子设备的防盗或被盗设备追踪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首先,防盗锁和防盗桌等设备能够实现笔记本电脑设备与某些不易移动的物体进行物理绑定,但是使用起来却不方便。当设备用户外出或频繁变换位置时,这些防盗设备无法做到足够的便携,存在很强的局限性。
其次,根据设备运动状态进行检测的防盗系统。运动状态的检测目前主要是通过GPS和陀螺仪等实现,但是这两者目前都不是笔记本电脑所具备的功能,需要外接或嵌入其他设备才能实现。笔记本电脑本身就是集成度非常高的设备,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嵌入其他设备显然不太现实。而如果采用外接的方法,由于比较明显,容易引起盗窃者的警惕,从而进行防范。
最后,对于根据笔记本硬件信息的被盗设备追踪系统,这类方法的重点在于设备的追踪,不具备在设备被盗的第一时间进行警告的功能,而且设备丢失后很容易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或泄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系统及方法,可有效起到防盗作用,并且安装方便,无须借助外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系统,包括:
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用于监测笔记本电脑的状态的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并每隔一段时间向服务器发送所监测到的状态信息;
用于接收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所监测的状态信息的服务器,并根据实时状态信息判断笔记本是否进入危险状态,当判断为笔记本进入危险状态时,向外发送告警信息;
安装在用户的信息接收设备上接收所述告警信息的信息接收模块。
所述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中,实时监控笔记本电脑的运行状态。
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状态包括笔记本盖子开闭信息、电源信息以及USB接口连接信息,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笔记本盖子开闭状态与上一次不一致,或者接收到的USB接口使用状态与上一次不一致,或者接收到的电源启闭状态与上一次不一致,则认为笔记本进入危险状态。
所述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与服务器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服务器与信息接收模块间通过网络连接,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与信息接收模块间不直接通信。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上,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通知消息,并通过声音和/或振动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主动向服务器请求笔记本的实时状态信息。
本发明基于所述笔记本电脑防盗系统的笔记本电脑防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开启后,每隔一段时间向服务器发送当前笔记本电脑的状态信息;
步骤(2),服务器接收到状态信息后进行保存,同时对上传的笔记本电脑状态信息进行检查,当检查到笔记本盖子开闭信息、USB接口连接信息或电源状态信息发生变化时,即通知信息接收模块;
步骤(3),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服务器的通知后,通过声音和/或振动方式向用户进行提示。
若服务器一段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笔记本的状态信息,则认为该笔记本处于异常状态,并立即通知信息接收模块。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主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得笔记本的状态信息;服务器根据匹配信息将对应的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上传的最新笔记本状态信息返回给信息接收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简单易用,避免了使用各种外界装置,提高了系统的隐蔽性。同时对于危险信息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用户,使其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笔记本被盗检测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笔记本状态获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系统,包括:
安装在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中,用于监测笔记本电脑的状态的笔记本信息采集模块,并每隔一段时间向服务器发送所监测到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0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开关的电子护照
- 下一篇:一种顺序流识别的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