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器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0136.7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戴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江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器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器的制造工艺,属于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加热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自从发现电源通过导线可以发生热效应之后,世界上就有许多发明家从事于各种电热电器的研究与制造,电热电器的发展及普及应用也与其它行业一样,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从先进的国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国;从城市逐步发展到农村;由集体使用发展到家庭、再到个人;产品由低档发展到高档。
二十年代以后在新的应用发展方面没有上一时期多,但是在这阶段内各种电热电器都曾重新设订、不断改良,成为加热管发展史上的提高阶段,在家用电热电器方面,各种器具都设计得更为美观、耐用和坚固,而且大部分都有自动温度和时间控制,避免了运用不得法、温度不适合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像电灶,烤面包器、烙饼器等都有自动控制,同时制造用料也加以改良,如采用质量良好的A级镍铬丝,用氧化镁或氧化锆作绝缘体等,在工业方面,也和家用加热管一样,使用了自动控制装置及改用良好的材料,如熔腊锅、熔铅炉、各种大型烘炉、热处理炉等都得到普遍的提高和应用,到四十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科学技术进步、电费便宜、发了战财、收入相对较高等原因,促成加热管进入普及阶段,1940年电熨斗在美国家庭普及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解放前我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派的统治,加热管工业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解放后才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产品品种、数量和应用普及率上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加工工艺不完整、浪费时间,出产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的制造工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绕线:发热丝的直径和合成成分符合规定要求,绕针4~5圈绕线电阻符合试流确认之电阻要求,绕圈平直,节距均匀,清洗干净;
(2)、串线:引棒的规格、胶粒的装配位置、串线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引棒、胶粒和线圈无损伤、变形,线位长度保证6~8mm;
(3)、焊线:线圈与引出棒点焊牢固,线圈的焊点有焊接熔池,无假焊或焊穿,线圈点焊后,焊点处无凸起,端部无线头;
(4)、切管:管材的直径、壁厚、合成成分及切管长度符合规定要求,管口无严重披锋、变形,管身无划伤、夹伤;
(5)、入粉:引棒偏心不超过1.0mm,入粉后管口无漏粉现象,导流管无磨损,挂钩无披锋;入粉后发热丝无拉疏、拉断现象;
(6)、压延:压延后电阻、管体长度符合规定要求,管体表面光滑,无杂物嵌入、无弯头现象;
(7)、车管:车管长度、切引棒长度、引出棒倒角、挖粉深度符合规定要求,管体无划伤、夹伤、引出棒无刮伤,挖粉后保持管身干净,无较粉末粘附;
(8)、高温退火:退火,各炉控参数符合规定要求,出炉后管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花斑,高温排潮管出炉后,表面无氧化变黑现象;
(9)、钎焊或氩焊/喷砂:焊接位不能有气孔夹渣,表面不能有堆焊起瘤,喷砂面色泽一致,表面清洁。
(10)、成形:管身无刮伤、碰伤、严重变形,弯曲处无褶皱、开裂现象,主要装配尺寸符合产品图纸要求。
本发明加工工艺完整、节约时间,且出产率不高。
所述高温退火时炉温800~1500°,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温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加工工艺完整、节约时间,且出产率不高;
2、通过控制炉火的温度,来实现产品的美观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电加热器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绕线:发热丝的直径和合成成分符合规定要求,绕针4圈绕线电阻符合试流确认之电阻要求,绕圈平直,节距均匀,清洗干净;
(2)、串线:引棒的规格、胶粒的装配位置、串线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引棒、胶粒和线圈无损伤、变形,线位长度保证6mm;
(3)、焊线:线圈与引出棒点焊牢固,线圈的焊点有焊接熔池,无假焊或焊穿,线圈点焊后,焊点处无凸起,端部无线头;
(4)、切管:管材的直径、壁厚、合成成分及切管长度符合规定要求,管口无严重披锋、变形,管身无划伤、夹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江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江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0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