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立井罐道的托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9542.1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清;郑屿;胡春军;张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34 | 分类号: | B66B17/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立井 罐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开采矿山竖井提升中的一种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井罐道的托罐装置。
背景技术
立井罐道在升降的过程中,由于司机操作失误、制动器机械故障、电器控制失灵等原因,会造成罐笼过卷、坠罐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目前立井罐道内必须设置防撞梁和托罐装置,通过托罐装置将撞击防撞梁后再下落的罐笼托住,并使其下落的距离不超过0.5M。现有的托罐装置结构十分复杂,承托效果较差,且无法控制住罐笼的向上反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下的托罐装置结构复杂、无法控制住罐笼的向上反弹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立井罐道的托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立井罐道的托罐装置,包括设于立井井筒内的罐笼及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承托罐笼的托罐器,其特征在于托罐器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连有一对举升臂,举升臂一端通过圆弧过渡段连有卡勾,对应的举升臂之间连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有液压缸,液压缸一端与连接轴配合连接,另一端连于支撑架上,所述的罐笼底部设有与对应举升臂配合的托板,托板一侧设有卡槽,当举升臂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转至一定角度时,举升臂一端的卡勾与托板的卡槽卡紧配合。
所述的举升臂为V型,每个V型举升臂对应两侧分别设置一块主连接板,主连接板一端与支撑轴连接配合、另一端连有副连接板,副连接板一端与主连接板铰接连接、另一端与V型举升臂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架、液压缸、举升臂、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构成平面机构,当举升臂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转动时,带动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一起运动,一旦主连接板的轴线与副连接板的轴线相互平行时,即举升臂达到最大旋转角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承托效果,在进行承托罐笼操作时,举升臂一端的卡勾会在液压缸的作用下置于罐笼底部托板的卡槽内,使两者形成卡紧配合连接,以而限制了罐笼的向上反弹。
下面便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承托罐笼时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不承托罐笼时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立井罐道的托罐装置,包括设于立井井筒1内的一对罐笼6,罐笼两侧的立井井筒内还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承托罐笼的托罐器4,所述的托罐器4包括两端分别连于支撑架2上的支撑轴2a,支撑轴上连有一对V型举升臂3,V型举升臂3一端通过圆弧过渡段连有卡勾3b,每个V型举升臂3对应两侧分别设置一块主连接板8,主连接板一端与支撑轴2a连接配合、另一端连有副连接板7,副连接板一端与主连接板8铰接连接、另一端与V型举升臂3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的对应的V型举升臂折弯段之间连有连接轴3a,连接轴上连有液压缸9,液压缸顶端与连接轴3a配合连接、底端连于支撑架2上,所述的每个罐笼6底部均设有与对应举升臂3配合的托板5,托板一侧设有卡槽5a,当举升臂3在液压缸9的作用下转至一定角度时,举升臂一端的卡勾3b与托板的卡槽5a卡紧配合。
工作过程
当罐笼6需要在某层硐室1a一侧作停留时,首先要启动井筒1内的托罐器4的液压缸9,一方面使处于非停留层的稳罐器4的液压缸9带动V型举升臂3转动至非工作位置,如图5所示,以使得该层托罐器4不会影响到罐笼6迅速下降;另一方面使处于停留层的托罐器4的液压缸9带动V型举升臂3转动至工作位置,如图1所示,以使得该层托罐器4的V型举升臂3可以与罐笼6底部托板5的卡槽5a卡紧配合,从而使托罐器4在承托住罐笼6的同时,限制了罐笼的向上反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