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径太极云手盘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6779.4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鑫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朱逸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太极 云手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径太极云手盘的技术。
背景技术
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练习时既能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太极云手盘是基于太极云手原理的健身器材,用于导引使用者按照太极云手的原理划圈,达到健身的目的。现有的太极云手盘结构都比较简单,只是一个尺寸固定的可转动的圆盘,使用者只能单手抓握云手盘的边缘来推动云手盘转动,重复的划单一直径的圈,其通用性较差,只能实现单一直径划圈锻炼,适用范围也较窄,单一规格尺寸的云手盘也只能适用于小部分人,无法实现高矮人群共用同一个云手盘,而且手腕部也不能随盘转动,也无法实现两手同时锻炼,对于人体手腕部及腰部的锻炼效果极其有限,其健身效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健身效率高的可变径太极云手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变径太极云手盘,包括盘体,及设置在盘体背面的盘心轴,所述盘心轴与盘体同轴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上设有一手柄,盘体的正面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定位槽,所述手柄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嵌置于其中一个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顶端置有一可转动的球状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枢设有一轮杆,且手柄与轮杆的枢接轴平行于盘心轴,轮杆上置有两个可转动的球状手轮,该两个球状手轮对称布设在手柄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枢设有一连杆,且连杆与手柄的枢接轴平行于盘心轴;所述连杆上枢设有一轮杆,且连杆与轮杆的枢接轴平行于盘心轴,轮杆上置有两个可转动的球状手轮,该两个球状手轮对称布设在连杆与轮杆的枢接轴两侧。
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径太极云手盘,使用者可以抓握手柄来推动云手盘转动,而且手柄的位置可以调节,手柄插入不同的定位槽可划不同直径的圈,能实现多种直径的划圈锻炼,具有通用性好的特点,适用人群范围也较广,球状手轮还能引领手腕部随盘转动,有利于人体手腕部的锻炼,进一步采用双手轮结构可实现两手同时锻炼,采用双推手结构还能进一步锻炼人体腰部,具有健身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径太极云手盘的后视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径太极云手盘的主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变径太极云手盘的主视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变径太极云手盘的主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变径太极云手盘,包括盘体12,及设置在盘体背面的盘心轴11,所述盘心轴11与盘体12同轴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2上设有一手柄13,盘体12的正面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定位槽121,所述手柄13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嵌置于其中一个定位槽121中,手柄13的顶端置有一可转动的球状手轮14。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使用时,将盘体背面的盘心轴可转动的安装在落地支架上,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锻炼者单手抓握手柄顶端的球状手轮推动盘体转动,实现太极云手的单手划圈锻炼,球状手轮能引领手腕部随盘转动,有利于人体手腕部的锻炼,将手柄插入不同的定位槽可划不同直径的圈,既能实现多种直径的划圈锻炼,又能满足不同高矮人员的锻炼需求。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变径太极云手盘,包括盘体22,及设置在盘体背面的盘心轴(图中未示),所述盘心轴与盘体22同轴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2上设有一手柄23,盘体22的正面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定位槽221,所述手柄23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嵌置于其中一个定位槽221中,手柄23上枢设有一轮杆25,且手柄23与轮杆25的枢接轴平行于盘心轴,轮杆25上置有两个可转动的球状手轮24,该两个球状手轮24对称布设在手柄23的两侧,手柄、轮杆及两个球状手轮构成双手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鑫,未经连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装置
- 下一篇:呼吸面罩以及采用分开的模具制造面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