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6382.5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成水平;冯玉琴;崔娜欣;曹晓艳;吴娟;代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C02F3/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滨 绿化带 构建 方法 | ||
1.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砾石浅沟、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及挺水植物搭配区四种截污单元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实现对入湖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具有湖滨带的城市湖泊,该城市湖泊受径流污染严重;
(2)沿湖滨向浅水区设置砾石浅沟,该砾石浅沟顶层铺设人工土层,并种植绿化草本植物,底层铺设砾石层;
(3)沿步骤(2)设置的砾石浅沟向浅水区一侧设置透水路面,该透水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透水砖、粗砂、级配碎石和土基;
(4)沿步骤(3)设置的透水路面向浅水区一侧设置下凹式绿地,该下凹式绿地外围种植草本植物,中心区域种植挺水植物;
(5)在浅水区的护坡上设置挺水植物搭配种植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所述的砾石浅沟高程低于透水路面0.1~0.2m,该砾石浅沟宽度为1.0~1.5m,深度为1.0~1.2m,所述的人工土层厚度为0.2~0.3m,所述的砾石层厚度为0.7~1.0m,该砾石层中砾石的粒径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透水砖、粗砂和级配碎石的厚度分别为5~8cm、4~5cm、15~30cm,土基的厚度满足渗透面距离地下水位大于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下凹式绿地深度为0.3~0.6m,该下凹式绿地高程低于透水路面0.1~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挺水植物搭配种植区的初始高程与水线上下浮动位差为0.1~0.3m,并低于下凹式绿地初始高程,两者位差为0.2~0.6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砾石浅沟、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及挺水植物搭配区之间均设有绿化草坪,所述的砾石浅沟底层还设有连通至下凹式绿地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水植物搭配种植区与水平面呈18~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3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的硬质田埂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电动扫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