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5872.3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椿野圭太;幕田喜一;新井寿和;浦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纳普蒂克斯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秦琳;陈岚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其具有向显示面板的信号电极输出与显示数据对应的驱动电压(VOUT)的信号电极驱动电路(5),不使用大规模的逻辑电路就能够抑制各个驱动电压的变迁时的噪声峰值。向信号电极驱动电路(5)输入与显示数据对应的灰度电压(VIN)。信号电极驱动电路(5)具备:电压输出电路(6),其输出与所输入的灰度电压对应的驱动电压(VOUT);以及转换速度辅助电路(7),其对所述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变迁进行加速,转换速度辅助电路(7)从灰度电压的变迁开始起等待预定时间后开始对输出电压的变迁的加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装置,尤其适合用于与液晶显示面板连接的显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驱动器向液晶显示面板的与扫描线(栅极线)交叉配置的信号线(源极线)输出与显示数据对应的灰度电压。作为对该源极线预充电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根据该技术,与按照显示数据从一端侧驱动源极线的源极线驱动器不同,采用从另一端侧对源极线预充电的预充电驱动器。预充电驱动器比较源极线的驱动数据,根据比较结果从4种以上的作为选择候选的预充电电压中选择一种预充电电压来对源极线预充电。在此,想要应对伴随着分辨率或者显示画面的大型化的源极线的负荷的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21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研究了伴随着源极线驱动的驱动电压的上升和下降等变迁时产生的噪声的影响。例如,在与液晶显示面板重叠地配置有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存在着因伴随着源极线驱动产生的噪声的影响使检测精度下降的危险。为了解决该问题,能够通过在利用显示数据的驱动前对源极线进行预驱动,从而抑制各个驱动电压的变迁时的噪音峰值,缓和对触摸面板等周边电路的噪声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人发明了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未公开(在本申请说明书完成时)的在先申请即日本特愿2012-239101号记载的技术。该技术为,在通过源极线驱动的电压输出电路将显示数据变换为灰度电压并驱动驱动端子之前,将与本次显示数据和上次显示数据的相差程度对应的预驱动数据通过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变换为灰度电压的预定值来预驱动驱动端子。根据该技术,将预驱动数据通过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变换为灰度电压的预定值来预驱动驱动端子,因此在所述电压输出电路之外无需生成并输出预驱动电压的预驱动电压输出电路。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要将该技术应用于能够驱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装置的话,存在着发生以下问题的危险。
近些年,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上升至4K×2K、WQXGA(Wide-Quad-XGA;1600RGB×2560)等,在与其连接的显示驱动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中,一般是将用于驱动源极线的驱动端子与电压输出电路在该IC的一边并列配置,因此该配置的间距变窄的趋势显著。在上述在先申请记载的技术中,本次的显示数据与上次的显示数据的相差程度利用数字电路求得。数字电路即逻辑电路虽然说是适于细微化,但是显示数据不停留在分辨率的提高,而且可能还伴随着位数的增大和显示速度的高速化等,并不一定能够适应上述的窄间距化。
因此,可知产生了新的课题:不使用大规模的逻辑电路而抑制各个驱动电压的变迁时的噪声峰值。
用于解决这样的课题的方式在以下进行说明,而其他的课题和新的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述和附图而得以明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纳普蒂克斯日本合同会社,未经辛纳普蒂克斯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5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