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5711.4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阿勇;陈秋玲;许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10 | 分类号: | G06F21/10;G06F21/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林瑾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档 操作 安全 审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文档安全解决方案都是把重点放到边界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在政府机关、保密部门、科研机构、银行与证券及企事业等单位的办公网、内部业务网与涉密网中,终端设备安全管理薄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致使现有安全措施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或专网,可以很大程度有效防止外部人员非法访问,但不能防止内部人员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移动存储介质将一些敏感文件发送给其他人。尽管有些单位制订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安全策略无法有效落实,导致机密信息泄露、黑客攻击和蠕虫病毒传播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这对内网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内网的安全,其实质就是数据的安全。文档是网络信息最主要的载体,大量的涉密信息都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和传输,保护好文档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好内网安全。因此,电子文档的安全存储和传输对于信息安全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内网建立一套完善的文档安全防护机制,在终端直接对文档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是防止文档泄露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对文档的监控和审计,能杜绝很大一部分泄密事件的发生,即使泄密事件发生,也能够很快找到泄密途径,追究责任,挽回损失;同时,通过对大量行为数据的分析,能够为管理者找到安全管理漏洞,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能实时监控监考体系内所有主机上DOC、PDF、PPT、XLS等四种文档的一系列操作行为(包括创建、修改、移动、拷贝及删除),并将文档标题以及相关进程的网络行为记录成日志发往监控机,供保密主管部门审计,为日后追究责任、改善网络安全管理手段提供充足的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包括:监控机、监测客户端和管理平台,监控机部署在每个单位的网络中心,每个单位部署一台,监测客户端安装在监控体系内的每台工作主机上,每台工作主机都可以通过Web端登陆到系统监控中心而成为系统管理台,实现移动式管理。
所述的监控机,用于管理所有客户端的运行和记录客户端报告的监控日志信息,并通过web机制向保密管理员提供系统配置、报警信息和日志分析等服务;另外,监控机也负责安装管理、注册管理、同上下级的级联通讯、邮件告警等系统辅助功能。。
所述的监测客户端:负责对主机上的所有文档处理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向监控中心报告监测情况,按应用策略实施禁用控制,其控制策略由监控机统一发送,并自动更新。
所述的管理平台,负责处理整个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的日志检查分析、安全审计、系统设置和远程管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采用C/S结合B/S的架构设计,能有效监测和审计局域网中各主机的文档操作行为。该允许跨网部署,实现多级分布式监管。具有实时监控、精度高、开销小,扩展性好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允许跨网部署,轻松实现多级分布式监管,协助保密管理部门监控整个外网中涉密文档的安全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的部署拓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
S0、监控机:采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的工控机,并集成了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监控机主要运行两个服务进程:监控服务进程和级联通信进程。监控服务进程用于接收和记录客户端的报告信息,并向客户端发送配置信息和控制各功能模块的运行。级联通信进程用于同上下级监控机进行级联通信。监控机通过web服务向管理员和客户机提供安装管理、注册管理、系统配置、报警信息和日志分析等服务。监控机部署在每个单位的网络中心,每个单位部署一台。监控机和客户端的相互通讯使用内部局域网,一个监控机可以管理整个监控体系内的所有监控客户端,并连接多个管理台和告警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5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与密码组合式验证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生物表型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