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校验的饱和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4868.5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祁炯;苏镇西;赵跃;韩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六氟化硫 湿度 传感器 校验 饱和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校验的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属于饱和蒸汽发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装置在军用领域、工业领域、民用领域等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工业领域和民用领域需求更为旺盛。工业领域中蒸汽发生器作为压水堆核电机组中的反应堆冷却系统(一回路系统)、蒸汽与动力转换系统(二回路系统)的枢纽,是核电机组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因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中所需的蒸汽分别被作为推动汽轮机组发电的直接动力和阻隔一回路系统中发射型换热介质的重要屏障,因此,此领域的蒸汽发生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严格,技术密集程度较高。民用领域中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在服装厂较为常见,主要被用作蒸汽熨斗、蒸汽整烫夹机等,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主要有供水系统、自控系统、炉胆与加热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中供水系统和自控系统具有复杂的逻辑控制,炉胆具有耐高温高压的特性,因此,该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结构较为复杂,工艺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工作性能优良的用于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校验的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校验的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饱和蒸汽发生器、气源、具有干燥功能的减压过滤装置,气源出口依次经减压过滤装置、阀门接饱和蒸汽发生器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饱和蒸汽发生器包括设有电加热管的密闭容器、循环泵、曝气头、水箱和温度传感器,其中密闭容器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水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密闭容器内的底部,曝气头安装在密闭容器内、并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依次经设有第一阀门、减压过滤装置的管道连通气源,并经循环泵接三通,三通的一端连通密闭容器的顶部,第二端经设有第三阀门的排气管道接大气,密闭容器的水口设有第二阀门,并与水箱底部连通。
所述的用于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校验的饱和蒸汽发生装置,水箱的底部高于密闭容器的顶部。
所述的用于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校验的饱和蒸汽发生装置,电加热管设置在密闭容器的下半部分。
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密闭容器内注满水之后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使气源经减压过滤后进入密闭容器,在密闭容器上部形成气腔,密闭容器内液面高于曝气头、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管,并使水温控制在设定温度;然后开启循环泵,使气腔内的气体不断从密闭容器内抽出,经循环泵循环后再次从密闭容器底部的进气口进入密闭容器内,经多次循环后即在密闭容器上部气腔中得到饱和水蒸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该装置可连续地配制常压下的恒温饱和蒸汽,且无需耐高压的密闭容器,因此,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易实现、制造工艺简单。
2、密闭容器经管道与外置水箱连通,在装置工作过程中,根据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密闭容器内的水位可自动调节,无需额外的水位传感器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源2、减压过滤装置3、第一阀门4、电加热管5、密闭容器6、循环泵7、曝气头8、水箱9、温度传感器10、三通11、第三阀门12、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一步详细地加以说明。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
包括饱和蒸汽发生器、气源1、具有干燥功能的减压过滤装置2,饱和蒸汽发生器包括设有电加热管4的密闭容器5、循环泵6、曝气头7、水箱8和温度传感器9,其中电加热管4设置在密闭容器5的下半部分,密闭容器5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水口,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密闭容器5内的底部,曝气头7安装在密闭容器5内、并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依次经设有第一阀门3、减压过滤装置2的管道连通气源1,并经循环泵6接三通10,三通10的一端连通密闭容器5的顶部,第二端经设有第三阀门11的排气管道接大气,密闭容器5的水口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水箱8底部连通,且水箱8的底部高于密闭容器5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4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