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粒生产方法及陶粒和陶粒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4856.2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成功;林静;尹魁浩;卢建;李琼辉;李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孙子才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粒 生产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陶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该步骤将以下原材料按照设定的质量份数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粉煤灰:15-40份;
污泥:10-30份;
粘土:6-20份;
牡蛎壳粉:2-10份;
步骤2、造粒,该步骤中,向混合初料中添加5%-20%(质量百分数)的水,充分搅拌后造成6-10mm球形陶粒生料;
步骤3、烧结,陶粒生料在窑中经高温烧结,自然冷却后得到陶粒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材料按以下质量比例:
粉煤灰:25份;
污泥:15份;
粘土:10份;
牡蛎壳粉: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煤灰采用燃煤发电厂灰斗收集的粉煤灰;所述的污泥为给水厂污泥,采用给水厂经压滤、自然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为45%-60%;所述牡蛎壳经破碎并筛分至60目以下;所述的粘土取自开挖的天然粘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烘干后的陶粒初料先500-700℃预热10-30min,然后在1000-1300℃恒温5-60min烧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预热温度为600℃,预热时间为20min;烧结温度为1150℃,烧结时间为10min。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方法生产的陶粒。
7.根据权利6所述的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堆积密度为620-825kg/m3,表观密度为1689-1820kg/m3,筒压强度1.5-4.5kg/m3,1h吸水率为6-13%,破损率2.9%,盐酸可溶率0.9%,比表面积3.3m2/g。
8.权利要求6或7的陶粒用于功能性水处理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48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优化水质的陶器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含有玻化微珠的磷石膏基保温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