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速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2507.7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友林;方轻骑;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均益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极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材生产技术,经过退火后的铜材温度高达300℃以上,在室温为22℃的情况下需要经过6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空冷,才可以达到常温,进行下一工艺的加工,加剧了场地的要求,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增高,交货期延长等现象的产生。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极速冷却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速冷却装置,来解决铜材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速冷却装置,包含工作台面和铜线,包含机架、冷却箱体、冷却水塔、冷却管道、温控传感器、液氮放置盒、液氮管道,所述的机架位于工作台面顶部,所述的冷却箱体位于机架底部,二者螺纹相连,所述的冷却水塔位于机架顶部左侧,二者螺纹相连,所述的冷却水道位于冷却水塔侧壁,二者紧配相连,所述的温控传感器位于冷却箱体底部中心处,二者螺纹相连,所述的液氮放置盒位于冷却水塔内部侧壁处,二者螺纹相连,所述的液氮管道位于冷却箱体内部中心处,其与液氮放置盒二者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箱体侧壁还设有进水阀门,二者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箱体侧壁还设有出水阀门,二者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水塔底部还设有离心泵,二者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液氮管道壁上还设有若干散发孔,其形状是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极速冷却装置,通过在冷却箱体内放入冷却液对铜材进行冷却,冷却塔上的冷却管道连接在冷却箱体壁上的进水阀和出水阀,通过冷却塔内的离心泵保证冷却箱体内水循环,提高降温效果,并且在冷却箱体内装有的温控传感器可以监测水温,当温度超过360℃以上时,温控传感器控制液氮放置盒开启输送液氮进入液氮管道,再通过散发孔进入冷却液中,
加速冷却速度,提高效率。
附图内容
图1是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冷却水塔部分的剖视图
工作台面1铜线2机架3
冷却箱体4冷却水塔5冷却管道6
温控传感器7液氮放置盒8液氮管道9
进水阀门401出水阀门402离心泵501
散发孔9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包括工作台面1、铜线2、机架3、冷却箱体4、冷却水塔5、冷却管道6、温控传感器7、液氮放置盒8、液氮管道9、进水阀门401、出水阀门402、离心泵501、散发孔901。机架3位于工作台面1顶部,冷却箱体4位于机架3底部,二者螺纹相连,冷却水塔5位于机架3顶部左侧,二者螺纹相连,冷却管道6位于了冷却水塔5侧壁,二者紧配相连,温控传感器7位于冷却箱体4底部中心处,二者螺纹相连,液氮放置盒8位于冷却水塔5内部侧壁处,二者螺纹相连,液氮管道9位于冷却箱体4内部中心处,其与液氮放置盒8,二者紧配相连,冷却箱体4侧壁还设有进水阀门401,二者紧配相连,冷却箱体4侧壁还设有出水阀门402,二者紧配相连,冷却水塔5底部还设有离心泵501,二者螺纹相连,液氮管道9壁上还设有若干散发孔,其形状是圆形通孔,该极速冷却装置,通过在冷却箱体4内放入冷却液对铜材进行冷却,冷却水塔5上的冷却管道6连接在冷却箱体4壁上的进水阀门401和出水阀门402,通过冷却水塔5内的离心泵501保证冷却箱体4内水循环,提高降温效果,并且在冷却箱体4内装有的温控传感器7可以监测水温,当温度超过360℃以上时,温控传感器7控制液氮放置盒8开启输送液氮进入液氮管道9,再通过散发孔901进入冷却液中,加速冷却速度,提高效率。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均益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均益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