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Q参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483.3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崔英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Q参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通过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标签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的系统。它对网络、生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继Internet和无线移动通信之后又一个重要技术。在实际RFID的应用中,系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多标签碰撞问题。当多个电子标签处在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假如有两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同时发送数据就会出现通信冲突,无法进行信息识别。为减少冲突的产生,RFID系统中需要设计相关的防碰撞算法。例如,国际标准ISO18000-6中的纯ALOHA算法,Binary tree算法和Q参数算法。这三种防碰撞算法都以减少碰撞次数为目的,在读取范围内只允许一个标签向阅读器发送信息,时隙效率一般不超过36.8%。
上述三种算法中的Q参数算法最早由EPCglobal提出,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接受为ISO18000-6TYPE C的防碰撞算法。Q参数算法的原理是当阅读器向标签发出查询指令时,所有标签在其计数器产生一个0~2Q随机数,这个随机数用于选择时隙。计数器为0的标签发送一个16比特的伪随机序列RN16。此时可能出现三种时隙:空时隙,即没有标签发送RN16;碰撞时隙,即多个标签同时发送RN16;成功时隙,即只有一个标签发送RN16。如果是成功时隙,则标签将被正确识别。如果是碰撞时隙,阅读器会检测出该碰撞,并因此调整Q值;在下一轮的识别过程中,标签根据新的Q值产生新的随机数。
相关技术中,基于BIBD码的改进的Q参数算法的实现方案,在不改变协议标准的条件下,使得阅读器能够从冲突的RN16信息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可以大大提高RFID系统的识别效率。该算法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ISO18000-6Q参数算法改动很少,阅读器、标签的硬件实现也无需任何修改,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然而,在该方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RFID系统的识别效率,如何改进Q参数的获取方案,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Q参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Q参数的获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Q参数的获取方法包括:在当前时隙中,阅读器接收来自于所有标签中多个标签的多个伪随机序列,其中,上述伪随机序列是基于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矩阵构造的;上述阅读器根据发送上述伪随机序列的标签个数,并结合上述BIBD矩阵中每个区组包含的元素个数获取Q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Q参数的获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Q参数的获取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隙中,接收来自于所有标签中多个标签的多个伪随机序列,其中,上述伪随机序列是基于BIBD矩阵构造的;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发送上述伪随机序列的标签个数,并结合上述BIBD矩阵中每个区组包含的元素个数获取Q参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阅读器根据发送上述伪随机序列的标签个数,并结合上述BIBD矩阵中每个区组包含的元素个数获取Q参数,在不改变协议标准的条件下,使得阅读器能够从冲突的伪随机码信息中提取出有用信息,进而大大提高了RFID系统的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Q参数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Q参数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例的系统识别效率与标签数的仿真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Q参数的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Q参数的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Q参数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Q参数的获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101:在当前时隙中,阅读器接收来自于所有标签中多个标签的多个伪随机序列,其中,上述伪随机序列是基于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矩阵构造的;
步骤S103:上述阅读器根据发送上述伪随机序列的标签个数,并结合上述BIBD矩阵中每个区组包含的元素个数获取Q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终端安全系统及安全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