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便高音量小型发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253.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卓仲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仲表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音量 小型 发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声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元件。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声能的部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耳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用的耳机大多为电动式耳机,耳机的结构按照各个部分功能区分大概可以分为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辅助系统三个部分,现有的一种耳机如图1所示,包括盆架10、上板11、下板12和磁铁13,所述下板12为一块T型铁,下板12与磁铁13构成耳机的此路系统,所述盆架10内设置有振动膜14,振动膜14的顶部覆盖在盆架10的开口处形成顶盖15,所述盆架10外壁上还设置有一个支撑用的弹性波纹板16;所述T型铁与上板11的结合处设置有音圈17,所述音圈17与振动膜14固定相连,当通电后电流强度变化时,音圈会在磁隙中来回振动带动振动膜14作上下振动,向外辐射声波。现有这种结构因为要保证音圈17能够自由振动,音圈17与磁铁13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间隙,振动膜14与弹性波纹板16之间也需要六一定缓冲距离,顶盖15与盆架10之间在连接时同样会出现一定的厚度,这样累计出的总空间对于小型的发声器而言占据了相当的体积,不利于发声元器件的进一步微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便高音量小型发声器,该发声器将发声的振动膜和接电的线路都整合在振动发声板上,使得整个发声器的厚度只是略大于磁性元件的高度与振动发声板厚度之和,实现了发声器的轻 薄化设计,拓宽了本发声器的应用空间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便高音量小型发声器,包括本体、振动发声板和磁性元件,所述本体设置有一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的边部设置有凹槽,本体的轴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磁性元件设置在通孔中;所述振动发声板具有板体及该板体周缘向外延伸的外框体,振动发声板的背表面与容纳腔体的底面贴合,所诉外框体与凹槽相配合;所述磁性元件外套装有音圈同,所述音圈筒的一端与背表面相连接,音圈筒表面环绕有复数音圈线,所述音圈线电连接在振动发声板内置的导线上。
所述磁性元件外周套装有导磁元件,所述导磁元件为环形。
所述导磁元件的端部与背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本体的通孔中。
本发明轻便高音量小型发声器将发声的振动膜和接电的线路都整合在振动发声板上,并将振动发声板放置在一块薄片形盒体内,使得整个发声器的厚度只是略大于磁性元件的高度与振动发声板厚度之和,实现了发声器的轻薄化设计,拓宽了本发声器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扬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轻便高音量小型发声器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组装好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中:10盆架、11上板、12下板、13磁铁、14振动膜、15顶盖、16弹性波纹板、17音圈、20本体、21振动发声板、22磁性元件、23音圈筒、24导磁元件、25垫片、201容纳腔体、202凹槽、203通孔、211板体、212外框体、213背表面、231音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3、4所示,一种轻便高音量小型发声器,包括本体20、振动发声板21和磁性元件22,所述本体20设置有一容纳腔体201,所述容纳腔体201的边部设置有凹槽202,本体20的轴心处设置有通孔203,所述磁性元件22设置在通孔203中;所述振动发声板21具有板体211及该板体211周缘向外延伸的外框体212,振动发声板21的背表面213与容纳腔体201的底面贴合,所诉外框体212与凹槽202相配合;所述磁性元件22外套装有音圈筒23,所述音圈筒23的一端与背表面213相连接,音圈筒表面环绕有复数音圈线231,所述音圈线231电连接在振动发声板21内置的导线上。
为了提高音质,并保证音圈筒23的振动效果,所述磁性元件22外周套装有导磁元件24,所述导磁元件24为环形。
为了装配的便利,所述导磁元件24的端部与背表面213之间设置有垫片25,所述垫片25设置在本体20的通孔203中。
当电流通入该音圈线231后,接着传导至所述的音圈筒23,使得该音圈筒23振动,进而带动所述振动发声板21一起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仲表,未经卓仲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可视无线话筒
- 下一篇:一种光网络系统重启恢复方法及O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