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向内传播模型的柱面计算全息记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30938.X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王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H1/10 | 分类号: | G03H1/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向内 传播 模型 柱面 计算 全息 记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记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向内传播模型的柱面计算全息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全息三维显示可提供人眼所能感知的全部深度暗示,是符合人眼观看习惯的理想三维可视化手段。与传统的光学全息技术相比,计算全息技术避开了全息实际记录光路的限制,不仅可以显示虚拟物体,而且可以显示真实场景,具有制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和便于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等显著优点。但是计算全息三维显示目前还存在视角受限、被记录物体受限等制约。
2008年,韩国首尔大学提出了利用曲线式阵列空间光调制器(SLM)实现全息3D再现像水平视角的扩展,通过在SLM前添加曲线阵列式透镜组,加载全息图到SLM并控制显示时序,再现像的水平视角可达到22.8°。2011年,比利时的Stahl等学者通过研究高分辨率的调制器,实现了在一块芯片上制作100万个微衍射装置(DND)的目标,其像素尺寸在1μm以下,再现像的视角达到30°。
为了彻底突破平面计算全息的视角问题,2005年,日本筑波大学提出了一种能实现360°视角的柱面计算全息的记录方法,该方法首次建立了基于向外传播模型的柱面全息记录方法。2010年,日本宇都宫大学针对该柱面全息记录方法,提出了基于频域的快速算法,进一步推动了柱面计算全息的应用发展。但是,此类全息记录方法仍然存在被记录物体尺寸受限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柱面计算全息记录方法存在的被记录物体尺寸受限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同轴双柱面向内传播模型的柱面计算全息记录方法。
该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建立同轴双柱面的向内传播模型,内柱面作为全息记录面,而外柱面作为三维物体的任意一层柱面切面,这样被记录的物体的尺寸就不会受到限制。
第二,利用点源法计算全息记录面上物光的光场分布,即:假设三维物面是点光源的集合,而物光在全息记录面上的任意一点的光场分布则是物面上所有的点光源向内传播到该全息记录点上光场分布内法线方向分量的累加,在全息记录面上重复以上过程则可以得到全息记录面上所有记录点的物光光场分布;其中,向内传播模型的外柱面只是三维物体的任意一个切面,每个切面皆可应用上述方法去计算该层切面的物光在全息记录面上的光场分布,将所有的切面上的物光在全息记录面上的光场分布累加即可得到整个三维物体在全息记录面上的光场分布。
第三,建立同轴内柱面的参考光模型,它优先考虑柱面半径接近于零,高度与柱面模型垂轴相等,柱面上所有点外法线的集合构成参考光,这样参考光就近似是点光源组成的线光源,而参考光在全息记录面上的任意一点的光场分布则是参考光模型上所有的点光源向外传播到该全息记录点上光场分布外法线方向分量的累加,在全息记录面上重复以上过程则可以得到全息记录面上参考光的光场分布。
第四,全息记录面上的物光光场与参考光光场相叠加(干涉)就可以得到全息记录面上的光场分布,经过编码处理即得到全息图。
该发明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只选取柱面模型的一部分,例如三分之一即120°的柱面,即可实现120°的视角显示。
此外,本发明的向内传播模型中,物光和参考光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不可见光,理论上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适用。
本发明计算生成的全息图从类型上,可以是菲涅尔全息图或者傅里叶全息图,也可以是像全息图。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得到的全息图再现时,由于是柱面的全息图,它自然就具有最大360°的视角;由于记录方式是向内传播,全息记录面在内,而被记录物体在外面,因而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就不会受到限制。
附图的说明
附图1为基于向内传播模型的柱面计算全息记录方法的数学模型及几何关系示意图。
附图2是以字符“Sichuan University”图为柱面图像。
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0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