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M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5035.2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3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顾绪宁;李欣;李建邺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m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IM卡。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渐发达,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了实现手机的正常通讯,都需在手机中装入SIM卡,由于功能简单的SIM卡占据了手机内部太大的空间,使得手机内部空间布置不合理,于是SIM卡中出现了大卡、Mini SIM卡、Micro SIM卡等。但是不同的SIM卡在不同的手机中无法实现通用,例如,小卡无法用于大卡座的手机,大卡需要剪卡才能适用于小卡座的手机,使得用户不能方便的在各种不同的手机之间更换SIM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IM卡,用以解决现有的SIM卡无法在不同卡座中通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IM卡,包括:
与预设的第一槽位相匹配的卡体,所述卡体上设置有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外围电路;
设置在所述卡体周边并向外延伸的卡边,所述卡体与向外延伸的卡边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与预设的第二槽位相匹配;
其中,所述卡边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或铰链实现与所述卡体的连接,且所述整体结构可通过弯折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或转动所述铰链,使所述卡边朝向所述卡体折叠并贴附在所述卡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体和所述卡边均为柔性电路板,且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卡边通过多个铰链实现与所述卡体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模块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卡边的厚度为第二厚度,且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SIM卡,包括:
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外围电路的卡体;
其中,所述卡体包括相互独立的多个子卡体,所述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外围电路分布在所述多个子卡体上;
所述多个子卡体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进行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外围电路通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走线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利用柔性电路板或铰链实现SIM卡可弯折的功能,使得SIM可以根据卡座的具体设置变换形状大小,提高了SIM卡在不同终端中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SIM卡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所述SIM卡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所述SIM卡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SIM卡无法在不同卡座中通用的问题,提供一种SIM卡。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SIM卡包括:与预设的第一槽位相匹配的卡体10,所述卡体10上设置有电路模块11,所述电路模块11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外围电路,所述SIM卡通过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外围电路实现与外界的信息交互;
设置在所述卡体10周边并向外延伸的卡边20,所述卡体10与向外延伸的卡边20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与预设的第二槽位相匹配;
其中,所述卡边20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0实现与所述卡体10的连接,且所述整体结构可通过弯折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0,使得所述卡边20朝向所述卡体10折叠并贴附在所述卡体10上。
如图1所示,所述SIM卡根据安装时卡座的需要,在第一柔性电路板30合适的位置进行弯折,将四周的卡边20弯折180度,使得弯折后的SIM卡适应卡座的大小。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预设的第一槽位为放置经弯折后的所述SIM卡的卡座,即小卡卡座,而预设的第二槽位为放置未经弯折的所述SIM卡的卡座,即大卡卡座,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所述SIM卡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可弯折的特征,实现了大卡与小卡的转换,从而使得所述SIM卡无需进行剪卡即可适应不同的卡座的需要。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所述SIM卡,包括:与预设的第一槽位相匹配的卡体10,所述卡体10上设置有电路模块11;
设置在所述卡体10周边并向外延伸的卡边20,所述卡体10与向外延伸的卡边20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与预设的第二槽位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的可穿戴贴片
- 下一篇:生物多样性标本馆信息共享与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