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加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3359.2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齐青;冯保义;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B65D88/54;F27D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炉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炉的领域中,现有的加料装置一般为倾倒式加料筒,加料时需要在炉顶将整个加料筒倾翻,加料筒所需的立体空间巨大,加料筒的体积相对减小,一次性加料量较小,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导致加满整个炉体的容量需要进行多次加料,这就需要多次开启炉盖,造成能源损失,而且炉内的烟尘对环境也会带来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加料需要在炉顶上方完成,导致物料对炉体内衬的冲击巨大,炉体内衬寿命大大降低。
因此,亟需一种一次性加料大且对炉体内衬冲击小的新型加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加料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加料装置,用于工业炉加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连接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二个连接轴,用于固定连接下述加料筒;
加料筒,包括对称相连设置的二个筒体,所述二个筒体的对称线与所述二个连接轴的对称线相互垂直,所述二个筒体顶部的连接处分别与所述连接轴铰接,所述加料筒呈下凹状,用于装载物料;
开闭装置,设置于所述加料筒顶部,用于旋转所述二个筒体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二个筒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圆环支架,所述圆环支架顶部对称设置有二个第一吊钩。
进一步的,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二个第二吊钩和连接链条,所述二个第二吊钩对称设置于所述二个筒体的顶部并通过连接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链条包括至少一根。
进一步的,所述二个筒体均为四分之一球形筒体。
进一步的,所述二个筒体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缓冲物料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在所述二个筒体壁上呈发散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筒的外包络线不超出炉体的炉腔。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中加料筒为对称设置的二个筒体,开闭装置旋转筒体实现加料筒的打开或闭合,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将加料筒整体旋转倾倒,节约了空间,增加了加料筒的体积,从而提高了一次性加料量,另一方面,加料筒可下降移动到炉体底部进行加料,对炉体内衬的冲击小,延长炉体内衬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吊钩,2、第二吊钩,3、筒体,4、连接轴,5、连接链条,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加料装置,其中一些实施方式,包括:
支架6;
连接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架6上的二个连接轴4,用于固定连接加料筒;
加料筒,包括对称相连设置的二个筒体3,二个筒体3的对称线与二个连接轴4的对称线相互垂直,二个筒体3顶部的连接处分别与连接轴4铰接,加料筒呈下凹状,用于装载物料;
开闭装置,设置于加料筒顶部,用于旋转二个筒3体以打开或闭合二个筒体3。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支架6为圆环支架,支架6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支架6的第一吊钩1,筒体3为四分之一球形筒体,开闭装置包括二个第二吊钩2和连接链条5,二个第二吊钩2设置于二个筒体3的顶部并通过连接链条5连接,加料筒闭合状态时,连接链条5张紧状态,向加料筒内加入物料;加料筒打开时,向上拉动二个第二吊钩2,使得加料筒的二个筒体3绕连接轴4转动至分离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加料筒为对称设置的二个筒体3,开闭装置旋转筒体3实现加料筒的打开或闭合,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将加料筒整体旋转倾倒,节约了空间,增加了加料筒的体积,从而提高了一次性加料量,另一方面,加料筒可下降移动到炉体底部进行加料,对炉体内衬的冲击小,延长炉体内衬的使用寿命。
作为又一实施方式,在上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二个筒体3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缓冲物料的通孔,通孔在二个筒体3壁上呈发散状设置,加料筒的外包络线不超出炉体的炉腔。
本实施方式二个筒体3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缓冲物料的通孔,一部分物料先从通孔中落进炉体内,另一部分物料随着二个筒体3的打开再落进炉体内,并且通孔呈发散状设置,避免物料直接冲击炉体底部,进一步降低了物料对炉体底部的冲击,延长炉体内衬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3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组板条连续拼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拾取搬运鸡蛋机械手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