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2502.6 | 申请日: | 2014-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为松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十字路口 塔式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立体车库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车库基本分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各层停车层之间设置坡道,让车辆在司机操控下直接开到停车层上的停车位中;另一种是通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载车托盘将停稳的车辆按照设定程序运送到停车位中。前者的建造较为方便,但是相对占地面积依然较大,车库的层数也不能建的太高,否则车辆的进库、出库将耗费太长时间;后者载车托盘及供载车托盘运行的空间相对很小,车库的占地面积小,且车库的层数可以较多,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当多辆车辆等待存车时会造成需要排队的情况,而这必然占据较多的地面空间。尤其是建造在道路旁或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排队等候的车辆必然对交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地地面空间少,停车数量多且对路面交通影响小的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整体呈圆柱形或多边形,包括有通过多根支撑柱架设在十字路口上方的存车层,位于存车层上方的取车层,以及位于取车层上方的多层停车层;所述存车层与十字路口各个方向的行车道路之间连接有上行坡道,所述取车层与十字路口各个方向的行车道路之间连接有下行坡道;所述存车层上方、取车层及停车层中心设有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用以将车辆在存车层、取车层及停车层之间进行输送的载车装置;每个所述的停车层外周均匀设有多个停车单元;所述存车层的外周为与各个上行坡道连通的缓冲车道;所述取车层的外周为与各个下行坡道连通的换向车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存车层与取车层上设有相连通的人行楼梯,人行楼梯延伸到取车层的顶部,人行楼梯顶部连接一人行梯,人行梯下端延伸到十字路口四角位置的人行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行坡道和下行坡道的下端均与行车道路最右端的慢车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载车装置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个载车装置是独立工作的。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井道中心竖直安装有一根支杆,每个载车装置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在支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存车层由于将外周设置为缓冲车道,当存车的车辆较多时,车辆可在缓冲车道上等候,避免了车辆直接停在行车道路上等候而对正常的交通造成不良影响;所述的取车层由于将其外周设置为换向车道,这样,从停车层取出的车辆能够根据其目的地方向选择从合适的下行坡道驶出。这样,该立体车库的停车层可建造较多的层数,停更多的车辆,而又不会占用过多的地面行车道路空间,适合建造在六车道及多于六车道道路的十字路口位置。所述的人行梯及人行楼梯配合,使存车层及取车层的车主及乘客能够通过人行梯和人行楼梯到达十字路口地面上的人行道,避免直接在缓冲车道或者换向车道上行走造成混乱,保障了车库的存、取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存车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取车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停车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上行坡道;2、下行坡道;3、人行梯;4、存车层;41、缓冲车道;5、取车层;51、换向车道;52、取车层井道;6、停车层;61、停车单元;7、载车装置;8、人行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为松,未经李为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通用锁
- 下一篇:一种高效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