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枪钻具及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2416.5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军;刘军;史颖;姚婧超;胡宝京;韩桂合;付强;王斌;韩龙;张瑞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37 | 分类号: | G01V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张所明 |
地址: | 0727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枪钻具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枪钻具及工艺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滩海过渡带石油勘探中,传统的作业模式是先用钻具进行钻孔,然后将泥枪放置在钻孔内,激发泥枪完成勘探作业。由于该区域土质松软含沙量较高,实施钻孔作业时,提出钻具后井孔容易坍塌,不易保持,这样使得需要放置在井孔内激发的泥枪无法安置在内,不能进行泥枪激发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一种泥枪钻具及工艺方法。
一种泥枪钻具,钻杆连接头的螺纹与钻机的标准钻杆连接;钻杆连接头通过上卡瓦与上锥体固定;上锥体与下锥体也通过下卡瓦固定;从而形成泥枪钻具的主体结构;泥枪钻具为中空结构,上锥体由两个半管状结构构成,该半管状结构由上卡瓦和下卡瓦固定组成中空结构,泥枪安装在该中空结构内;在上锥体的壁上开有与泥枪的气口相对应的出气口。
泥枪需要维护时,将上卡瓦和下卡瓦拆开,上锥体就可分解为两个半管状结构,泥枪可以取出。
泥枪钻具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直径最大处的垂直距离为0.8米,这样为泥枪的激发提供了足够的气体膨胀空间。
一种泥枪钻具工艺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安装泥枪钻具的以沼泽车为运载平台的泥枪震源系统移动到指定作业点,在钻机的驱动下,该钻具向下钻孔到达指定深度后,泥枪开始第一次激发。在第一次激发泥枪释放出的高压空气作用下,两锥体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井口空间,为第二次激发做好准备。第二次激发将带动仪器进行地震数据记录,记录完毕后,钻机将该钻具从井口中提出,泥枪震源系统移动到下一个指定作业点,从而完成了一次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一次完成钻井和泥枪的井中激发,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独特的双锥体结构有效的防止了高含沙量区域的井口坍塌,提高了激发效果。由该钻具组成的泥枪震源系统拓展了其作业区域,使其可以很好地在沼泽、滩海过渡带等区域作业,有效解决了该区域勘探施工问题。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泥枪钻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泥枪钻具,具体是一种用于含沙量较高的沼泽及滩海过渡带地区地球物理勘探装置。
沼泽、滩海过渡带等区域的特殊地况,使得传统的作业模式无法施工。本发明对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施工地况,发明了一种泥枪钻具,该装置采用双锥体结构,在实现钻进作业的同时,能够同步完成泥枪激发作业,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该区域,有效解决了该区域勘探施工问题。
图1所示为泥枪钻具,该钻具由上锥体1、泥枪2、钻杆连接头3、上卡瓦4、下卡瓦5、出气口6和下锥体7组成,泥枪2安装在泥枪钻具里面。图2所示为泥枪钻具内部示意图。
如图1所示,钻杆连接头3的螺纹是标准钻杆螺纹,可与钻机的标准钻杆连接。钻杆连接头3通过上卡瓦4与上锥体1固定。上锥体与下锥体也通过下卡瓦5固定,从而形成泥枪钻具的主体结构。如图2所示,泥枪钻具为中空结构,上锥体1由两个半管状结构构成,该半管状结构由上卡瓦4和下卡瓦5固定组成中空结构,泥枪2安装在该中空结构内。在上锥体1的壁上开有与泥枪2的气口相对应的出气口6,保证泥枪2激发时释放的高压空气从该出气口溢出。泥枪2需要维护时,将上卡瓦4和下卡瓦5拆开,上锥体就可分解为两个半管状结构,泥枪2就可以方便取出。泥枪钻具的上锥体1和下锥体7直径最大处的垂直距离为0.8米,这样为泥枪2的激发提供了足够的气体膨胀空间。在进行钻进作业时,上锥体1可阻止其上井口坍塌的泥沙进入上锥体和下锥体之间形成的泥枪激发的膨胀空间,同时由于直径最大处的垂直距离较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该井口空间不坍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裸眼3D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油气自动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