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投影匀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7405.8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游进洲;陈俊民;廖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27/10;G02B27/2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肖鹂;王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投影匀光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不需使用扩散片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平面显示器,且由于液晶显示器本身不具有发光功能,因此皆需仰赖背光模块给予光源。背光模块的主要结构是由光源、反射片(Reflector)、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扩散片(Diffuser)及增光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所组成。其中,光源则为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以现有技术的侧光式背光模块为例,光源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以使得光线由导光板的一侧入射,接着经由导光板引导光线后,使光线由正面方向射出以依序穿过扩散片及增光膜,此配置方式可使得背光模块达成轻量及薄型化等特性。其中,扩散片的功能在于将光线均匀的分布以达成影像均匀之目的,然而光线通过扩散片后会降低光线的方向性,因此需借由增光膜来修正光线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需扩散片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以达成使用者所观看到的影像为均匀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光投影匀光系统,至少包含光源、系统镜片模块及显示面板。其中,光源用以提供光线;系统镜片模块配置于光线的传递路径上,以使得光线聚焦于使用者的瞳孔;以及显示面板配置于光线的传递路径上,以提供影像至使用者的瞳孔。
前述的显示面板可配置于系统镜片模块的内部或外部。
此外,显示面板可为穿透式显示面板,且系统镜片模块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透镜,以将光线聚焦于使用者的瞳孔。
此外,显示面板亦可例如为反射式显示面板,且系统镜片模块可包含聚焦透镜、分光镜及中继透镜,其中分光镜可为偏振分光镜(Polarized Beam Splitter)或内部全反射棱镜(TIR prism)。其中,光源所提供的光线穿过聚焦透镜以通过分光镜反射至反射式显示面板,反射式显示面板再反射光线以穿透分光镜,以将光线聚焦于使用者的瞳孔,而中继透镜则引导穿过分光镜的光线传递至使用者的瞳孔。
前述的穿透式显示面板可为液晶(Liquid Crystal,LC)显示面板。前述的反射式显示面板可为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显示面板或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面板。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可具有下述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1)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由于将光线聚焦于使用者的瞳孔,因此不需使用扩散片即可使得使用者所观看到的影像为均匀的。
(2)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由于省去了扩散片,因此不仅可提高背光投影系统整体的发光效率,亦可降低背光投影系统的制造成本,具有高度的产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使用穿透式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使用穿透式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使用反射式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使用反射式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结合抬头显示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光源
11:光线
20:系统镜片模块
21:聚焦透镜
22:中继透镜
23:偏振分光镜
24:反射镜
25:凹面镜
26:挡风玻璃
27:内部全反射棱镜
30:穿透式显示面板
31、32:反射式显示面板
40: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投影匀光系统使用穿透式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尚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7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QCL太赫兹源衍射效应及发散角的光束整形方法
- 下一篇:微光成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