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6926.1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舜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舜卿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27/00;H01R13/52;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尤指一种连接直流电源,并设置在固定位置,以提供不同电气设备的USB充电的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在数字化的潮流下,数字个人助理(PDA)、移动电话、数字摄录像机、随身听、照明灯等电气设备已相当普遍,而目前常用的接口标准为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同时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及充电功能。因此,电气设备的厂商在销售时,都会将充电器列入标准配备,以提供电气设备电池的充电使用。
而一般电气设备的充电方式,通常需要以外接充电器的插头连接交流电源,并经由充电器内的电路整流及降压后,再通过一导线及一插头插接至该电气设备,以进行电池的充电。但是,当使用者因购置换新电气设备,或同时拥有多款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时,即会因各种充电器的泛滥而造成以下问题:1.当用户同时具有多款不同型式的充电器时,会增加贮存的空间,且易于混淆。2.当充电器损坏或遗失时,由于各充电器不能代替使用,因此,使用者需要重新购买,从而造成购置成本的增加及资源的浪费。3.虽然使用者可以直接以充电器进行充电,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充电位置,因此,在充电时不但需要取得充电器,且需要找到充电的插座,在实际使用上相当不便。4.当使用者使用充电器后,若仅将电气设备拔除,而继续留下充电器在插座上时,将会继续耗电,造成能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台湾专利公告第M376027号“埋入式充电插座”已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对于在户外或在车辆上使用的USB转接头而言,其结构并无法有效的转用。再者,由于一般车用的USB转接头为插接在点烟器的插孔上,不但会有不能够使用的问题,且容易因暴露及灰尘的影响而存在安全隐患及容易故障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发明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座,通过在一活动座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座,且在活动座体摆动时,让插接座隐藏或外露的结构,以解决现有转接头容易暴露及蒙受灰尘影响等问题,以方便使用,并有效降低产品故障的几率。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座,通过在一活动座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座,且在活动座体摆动定位时,让插接座呈电力导通或中断的结构,以在不充电状态时,将输入电源切断,以节省能源、确保使用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充电插座包括一壳体、一压扣开关、一电路板以及一活动座体。其中,该壳体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纳空间;该压扣开关容置定位于容纳空间之中,压扣开关的一端设有一直流电输入端及一直流电输出端,压扣开关的另一端设有一可控制直流电输入端及该直流电输出端呈导通或断路状态的按压部;该电路板与直流电输出端呈电连接,用于降低直流电输入端所输入的直流电压;而该活动座体定位于壳体的开口上,活动座体的一端与壳体枢接,活动座体的另一端埋设至少一个插接座,插接座与电路板呈电连接,且活动座体连接于按压部的一端,供按压活动座体以连动按压部。
实施时,该电路板包括呈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及一稳压电路。
实施时,该压扣开关包括一上下升降驱动器及一开关,按压部形成于上下升降驱动器上,直流电输入端及直流电输出端同时连接开关。
实施时,该插接座为通用串行总线(USB)插槽。
实施时,该活动座体上更设有一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与电路板呈电连接,藉以在插接座呈通电状态时使电源指示灯发出亮光。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图号,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电路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压扣开关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插座;2-壳体;21-容纳空间;211-开口;3-压扣开关;31-直流电输入端;32-直流电输出端;33-按压部;34-上下升降驱动器;35-开关;4-电路板;41-降压电路;42-稳压电路;5-活动座体;51-小端部;52-弧形部;53-插接座;54-电源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舜卿,未经李舜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6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