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16577.3 申请日: 2014-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40584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9-24
发明(设计)人: 叶瑛;秦文莉;陈雪刚;纪晓声;李林蔚;夏枚生;闫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1G49/16 分类号: C01G49/16;C01B33/38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林松海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层状 矿物 纳米 羰基 铁插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羰基铁粉具有优良的电磁波损耗性能,可用作各类装备的吸波涂料。制备羰基铁粉是将油状的Fe(CO)5液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喷雾热解,所得产物粒度很难控制,通常为微米粒级的颗粒。价格较高,比重过高,粒度难以控制,是羰基铁粉在吸波材料领域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是在矿物的结晶结构层之间插有纳米粒级的羰基铁颗粒所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所述的层状矿物为滑石、蛇纹石、高岭石、多水高岭石、叶蜡石、云母类、伊利石、绿泥石、蛭石、蒙脱石,它们在自然界的产出形态为粘土、泥岩、页岩或块状矿石。

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经分离提纯的层状矿物,加5至10倍重量,浓度3%至10%的盐酸,再加入相当于层状矿物重量0.5%至2%的连二亚硫酸钠,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液矿浆,在室温下反应6~24小时,期间不断搅拌;

酸处理一方面能去除可能存在的酸溶性杂质,如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硫化物等;此外,酸处理能使矿物表面被活化,有利于后续的插层进行。加入连二亚硫酸钠能使铁、锰被还原,增加其去除率。

2)过滤或离心脱水,清洗2~4次,60至80°C烘干;

3)冷却至室温后,每一份重量的层状矿物加0.8至1.5份Fe(CO)5,搅拌均匀后在高剪切研磨机中研磨1至2小时;

所说的高剪切研磨机为球磨机、辊磨机、棒磨机、珠磨机中的一种。

4)物料隔绝空气加热到150至300°C,恒温0.5至3小时。所得产物即为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

低成本的制备技术是本发明的特色,先利用研磨过程的机械-化学力,将羰基铁的前躯体Fe(CO)5插入层状矿物的结晶结构层,再在通过热分解反应,使Fe(CO)5在层间分解为羰基铁颗粒。由于结晶结构层的约束,所形成的羰基

铁为粒径约5纳米的均匀颗粒。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比重远低于羰基铁,电磁损耗性能优于羰基铁,并且具有更宽的吸波带宽,在吸波涂料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是在矿物的结晶结构层之间插有纳米粒级的羰基铁颗粒所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所述的层状矿物为滑石、蛇纹石、高岭石、多水高岭石、叶蜡石、云母类、伊利石、绿泥石、蛭石、蒙脱石,它们在自然界的产出形态为粘土、泥岩、页岩或块状矿石。

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经分离提纯的层状矿物,加5至10倍重量,浓度3%至10%的盐酸,再加入相当于层状矿物重量0.5%至2%的连二亚硫酸钠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液矿浆,在室温下反应6~24小时,期间不断搅拌;

从成本、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推荐使用盐酸,也可以使用其它无机酸。酸处理一方面能去除可能存在的酸溶性杂质,如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硫化物等;此外,酸处理能使矿物表面被活化,有利于后续的插层进行。加入连二亚硫酸钠能使铁、锰被还原,增加其去除率。

3)过滤或离心脱水,清洗2~4次,60至80°C烘干;

脱水、烘干是为了避免在下一步反应前水份与Fe(CO)5发生水解反应。

4)冷却至室温后,每一份重量的层状矿物加0.8至1.5份Fe(CO)5,搅拌均匀后在高剪切研磨机中研磨1至2小时;

Fe(CO)5又名五羰基铁,常温下是一种油状液体,在这里用作羰基铁粉的前躯体。Fe(CO)5具有疏水、亲油性。借助于研磨过程的机械化学力,Fe(CO)5能进入层状矿物的结晶结构层,形成插层化合物。

4)物料隔绝空气加热到150至300°C,恒温0.5至3小时。所得产物即为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

Fe(CO)5在60°C即开始分解,超过100°C是迅速分解,生成羰基铁粉:

Fe(CO)5=5CO(g)+F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6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