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0378.1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康经武;张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7048;A61P35/00;A61P35/02;A61P3/00;A61P25/00;A61P29/00;A61P9/12;A61P3/10;A61P9/10;A61P3/04;A61P25/28;A61P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化合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又被称为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雷帕霉素复合物的结合蛋白(FRAP),或者雷帕霉素和FKBP12的靶标蛋白(RAFT),属于磷酸肌醇激酶相关蛋白激酶家族(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likekinase(PIKK)superfamilyofkinases)。在细胞内,主要通过形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两种功能不同的蛋白复合物,发挥其生理活性。mTORC1包含mTOR,Raptor,Deptor,PRAS40和mLST8,而mTORC2包含mTOR,Riptor,Deptor,Protor,mSin1和mLST8。mTORC1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周期进程,mTORC2则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和细胞存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mTOR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一个效应分子,它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生长和代谢调节中枢,参与细胞分化与存活、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细胞自吞噬等重要的细胞生理过程。mTOR信号通路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抑制mTOR通路可以有效阻断各种生长因子异常信号的转导,从而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mTOR已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靶标,因此,对其抑制剂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mTOR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别构抑制剂,主要是雷帕霉素及其结构类似物,通过与FKBP12形成复合物,再靶向结合到mTOR的非磷酸化催化位点域而抑制其激酶活性和mTOR复合物的形成,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1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阻滞其细胞增殖甚至促使细胞凋亡。另一类是ATP竞争型的小分子抑制剂,属于小分子ATP类似物,可以与ATP竞争结合mTOR的激酶结构域,从而抑制mTOR的激酶活性以及自身磷酸化,同时抑制mTORC1和mTORC2的活性。
据“Zhang,Y.J.DrugDiscovToday2011,325-331和Benjamin,D.NatRevDrugDiscov2011,868-880”报道,mTOR抑制剂的骨架结构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和/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其中,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属于别构抑制剂,主要是雷帕霉素及其结构类似物,虽然这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成功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但是抗瘤谱窄,仅被用来治疗淋巴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某些癌症,同时,该类抑制剂也会激活mTOR依赖的存活通路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在临床上已表现出了抗药性。而ATP竞争型的小分子抑制剂主要是含氮杂环化合物,但是部分含氮杂环化合物的ATP竞争型抑制剂特异性较低,容易对正常细胞产生细胞毒性;而且在临床实验中,细胞活性弱,血药浓度低。综上所述,发现新的mTOR抑制剂受到学术界和制药界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已用于肿瘤治疗的mTOR的抑制剂抗瘤谱窄,具有耐药性;特异性较低,容易对正常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在临床实验中,细胞活性弱,血药浓度低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本发明的黄酮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mTOR抑制剂,尤其是mTORC1抑制剂。本发明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癌症、代谢紊乱综合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炎症的药物。本发明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mTOR的酶的催化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为纳摩尔级,对癌症、代谢紊乱综合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炎症表现出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黄酮类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水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mTOR抑制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抑制Eg5和VEGF基因表达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