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9085.1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宋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02 | 分类号: | C03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魏晓波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浮法玻璃行业中,为了控制流入锡槽的玻璃流量,一般会采取在流道流槽的通道上设置一块或多块流量控制闸板,该流量闸板需要对玻璃进行不间断的流量控制,以稳定锡槽成型所需的出料量。由于该闸板需要根据流量的变化而做上下运动,它与流道流槽的盖板砖之间就必须有间隔缝隙。由于有缝隙的存在,一方面玻璃液在高温下一些组份会挥发,其挥发物会在闸板等周边设备上聚集,待聚集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液滴沿着周边流到玻璃液中去;另一方面特别是在靠近锡槽一侧的闸板与盖板砖之间由于有间隔缝隙,会导致进入通道的空气与来自锡槽中的锡蒸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锡化合物也就是俗称的“锡灰”及其他氧化物,这几种玻璃挥发凝聚物及锡灰形成的液滴由于温度、组成与下方均质玻璃液已不同,不能重新与玻璃形成均匀的组份,往往以结石及其它缺陷存在于玻璃中,这不仅影响玻璃的成品率,特别在生产超薄玻璃生产的情况下,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玻璃板断板事故,不利于安全生产及提高玻璃的产量,在目前普通的做法是定期对该处采用氮气进行清洁吹扫,但在进行吹扫时会对正常稳定生产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对此,减少玻璃液挥发物及锡灰的产生量是提高玻璃板综合良品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所述制造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因流量闸板与流道、流槽之间的间隙原因产生挥发物而导致锡灰和结石数量的增加问题,所得玻璃带中因挥发物产生的结石的数量可维持在0~1个/m2以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容纳有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浴槽的水平浴面连续地供给从流道、流槽中流出的熔融玻璃而形成玻璃带;流道、流槽上方设置有第一盖体、分别为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流量控制闸板设置于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之间,流量控制闸板做上下移动以控制流道内流入流槽的熔融玻璃液;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与流量控制闸板之间存有第一间隙,分别为流道第一间隙和流槽第一间隙;
在所述第一间隙内通入保护气体以形成有隔绝气流的状态下,流量控制闸板根据流道内玻璃流量的变化做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保护气体的温度为300-500℃。
优选的,所述隔绝气流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
在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流道第二盖体和流槽第二盖体,并且流道第二盖体、流槽第二盖体与流量控制闸板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分别为流道第二间隙和流槽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
分别通过设置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内的通孔向第一间隙内通入保护气体,保护气体的通入方向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α,保护气体在第二盖体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形成隔绝气流。
优选的,所述角度α为15°-30°。
优选的,所述流道第一间隙内形成的隔绝气流为流道隔绝气流;流槽第一间隙内形成的隔绝气流为流槽隔绝气流;所述流道隔绝气流与流槽隔绝气流的压力比为1:1,流量比为1:2。
本申请还提供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具有:
供熔融玻璃流通的流道、供熔融玻璃流入金属浴槽的流槽;向容纳有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浴槽的水平浴面连续地供给从流道、流槽中流出的熔融玻璃而形成玻璃带;流道、流槽上方设置有第一盖体、分别为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流量控制闸板设置于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之间,流量控制闸板做上下移动以控制流道内流入流槽的熔融玻璃液;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与流量控制闸板之间存有第一间隙,分别为流道第一间隙和流槽第一间隙;在流道第一盖体和流槽第一盖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流道第二盖体和流槽第二盖体,并且流道第二盖体、流槽第二盖体与流量控制闸板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分别为流道第二间隙和流槽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
通过设置在第一盖体内的通孔向第一间隙内通入保护气体,保护气体的通入方向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α,保护气体在第二盖体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形成隔绝气流。
优选的,所述设置在第一盖体内的通孔连接外部的气体加热器与稳压装置。
优选的,所述角度α为15°-30°。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本申请所述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9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