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加热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8531.7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程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长青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加热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散热器,具体是一种热管加热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现在市场上没有直接加热的热管散热器,现在的热管散热器多以单根散热,或者以单根加翅片进行散热,但是它们的散热器体积大、热能导热速度慢、热能转换率低;现在的热管散热器自身没有加热装置,是将外面的热能间接散热。
本人申请的空心热管散热器(专利申请号:201420349286X、2014102965451),其是由空心热管、导热管、电加热装置组成的,空心热管由内管、外管、阀门、导热工质组成;外管、内管的长度是一样的,外管、内管上下两端是用金属板固定焊接在一起的,外管的直径比内管的直径大2—30mm,外管上有散热翅片;外管和内管的间距空间腔内有导热工质;管下端底部的间距位置安装有阀门,阀门用于灌装导热工质、排气抽真空;电加热装置,其安装在外管和内管下端底部的间距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加热式散热器,其内腔内的导热工质受到电加热装置的直接加热而气化,热能通过空心热管散热器外管上的散热立管进行快速加热、导热、散热,其散热面积增加2—10倍,提高了加热、导热、散热速度。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管加热式散热器是由空心热管散热器(专利申请号:201420349286X、2014102965451)和散热立管组成的;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外观形状呈梯形锥状。
所述的空心热管散热器由内管、外管、阀门、导热工质、电加热装置组成,内管和外管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这里配套热管加热式散热器使用的空心热管散热器的外观形状呈梯形锥状。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用于给导热工质直接加热使用的。
所述的散热立管是一头封闭的金属管,散热立管的管外面是光管,或者是加有翅片。
散热立管没有封闭的一头固定焊接在空心热管散热器的内管上,散热立管的内腔与空心热管散热器的内腔是相贯通的;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内腔是封闭不漏气的。
所述的导热工质在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内腔里被密封;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内腔内气压根据所需不同要求的温度设定不同的负压压力,也需要设计控制内腔内的气化蒸汽饱和度后,添加对应的、适量的导热工质。
空心热管散热器的电加热装置通电后,就可以使空心热管散热器和散热立管开始工作,这样热管加热式散热器就开始加热、导热、散热。
本发明与现有散热装置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热转换效率高,相同大小的空间、体积的情况下,其散热面积增加2—10倍,有利于热能的加热、导热、散热,扩大了热能的传导、散热速度,热能被很好的得到转换,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散热立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空心热管散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热管加热式散热器是由散热立管(6)和空心热管散热器(专利申请号:201420349286X、2014102965451)组成的;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外观形状呈梯形锥状。
如图2所示的散热立管(6)是一头封闭的金属管;散热立管(6)的管外面是光管,或者是加有翅片。
如图3所示的空心热管散热器由内管(2)、外管(1)、阀门(4)、导热工质(3)、电加热装置(5)组成。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5)用于给导热工质(3)直接加热使用的。
散热立管(6)没有封闭的一头固定焊接在空心热管散热器的内管(2)上;散热立管(6)的内腔与空心热管散热器的内腔是相贯通的。
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内腔是封闭不漏气的。
所述的导热工质(3)在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内腔里被密封;热管加热式散热器的内腔气压压力根据所需不同要求的温度设定不同的负压压力,也需要设计控制内腔的气化蒸汽饱和度后,添加对应的、适量的导热工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长青,未经程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8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装置及冰箱
- 下一篇:超临界氧化污泥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