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7330.5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5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张之双;张明义;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设备 数据管理服务器 数据通道 视频监控系统 智能数据采集 智能数据 智能视频分析 更新设备 获取设备 联网系统 目录信息 请求注册 设备目录 设备注册 视频监控 注销 采集 发送 响应 应用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包括SIP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以及若干具有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前端设备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前端设备向SIP服务器进行设备注册或者注销;SIP服务器建立或者更新设备目录;数据管理服务器向SIP服务器获取设备目录信息;数据管理服务器根据设备目录信息,通过SIP服务器请求注册的前端设备打开数据通道;前端设备接收该请求,并通过SIP服务器响应同意该请求后,打开前端设备和数据管理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道;数据通道打开后,前端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向数据管理服务器发送智能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没有统一的方法进行采集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以下简称视频监控系统)是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综合应用视音频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技术,在城市、大型场所范围内构建的具有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控的综合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平安城市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监控系统中产生了海量视频数据,这些数据对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和制止犯罪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不再使用人工来分析、检索这些海量视频数据。智能视频分析IVS(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System),是使用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借助于计算机芯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视频画面进行高速分析,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进而提取、比对和分析画面中的关键信息。这些分析出的关键信息被称之为智能数据,基于这些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挖掘、统计、检索能够让视频监控从人工抽检,进步到高效事前预警、事后分析,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分析、预测。
智能数据在形式上被分为两个部分:结构化数据和二进制数据。结构化数据通常描述拍摄到的目标和场景信息(如车辆卡口系统中的车辆车牌等信息),常表示为一段结构化的文本(如XML格式的文本)。二进制数据通常为结构化数据的辅助数据(如车辆卡口系统中的抓拍特写图片,人脸特征信息等),常表示为一个或多个二进制文件(流)。
随着智能IPC(IP CAMERA,简称IPC,即网络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常常在前端就可以完成。如何采集这些前端设备生成的智能数据是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部署时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在视频监控领域的两大标准《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以下简称GB/T28181-2011)和ONVIF均未对如何采集前端设备生成的智能数据给出明确的标准及方法。因而,在安防领域,即使不同设备厂家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都遵循GB/T28181-2011,但由于定义的智能数据格式和采集方式的不同,导致无法使用统一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来统一采集智能数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没有统一的方法进行采集,从而提出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包括SIP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以及若干具有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前端设备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前端设备向SIP服务器进行设备注册或者注销;SIP服务器建立或者更新设备目录;数据管理服务器向SIP服务器获取设备目录信息;数据管理服务器根据设备目录信息,通过SIP服务器请求注册的前端设备打开数据通道;前端设备接收该请求,并通过SIP服务器响应同意该请求后,打开前端设备和数据管理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道;数据通道打开后,前端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向数据管理服务器发送智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