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输入辅助电源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06891.3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输入 辅助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直流侧高压输入辅助电源,其应用于风电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领域。
背景技术
风电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需要满足电网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即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要不间断运行,因此需要逆变器必须具备不间断的供电电源系统,目前常用的方案是采用UPS,但是由于UPS电池寿命短、工作温度范围窄(0~40度),使得逆变器供电系统可靠性降低,因此需要采用一种从逆变器直流侧取电的辅助电源。
逆变器辅助电源一般是多路输出,因此通常采用反激式辅助电源,有以下两种方式:
如图2所示,单端反激变换拓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主MOS管(Q1)需要承受直流母线电压(Vin)和副边感应电压(即:n*(Vo+Vf)),还有变压器漏感尖峰电压,对于风电变流器(直流侧母线电压额定1100V),则NMOS管需要选择1700V以上,可购买的器件较少且成本较高,不满足要求。
如图3所示,双管反激变换拓扑采用MOS管(Q1和Q2)串联到变压器两端,并通过箝位二极管D1和D2对变压器进行箝位,降低了MOS管电压应力(约大于直流母线电压Vin),对于风电变流器(直流侧母线电压额定1100V),则MOS管需要选择1500V以上,相对成本较低,但是双管反激变换拓扑通常需要一个隔离驱动变压器,增加了物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满足高电压输出和低成本的要求,提供一种开关管组合电路,既能满足高输入电压的要求,又能实现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输入辅助电源电路,所述的高压输入辅助电路包括开关管组合电路、控制电路、反激变压器、吸收电路、直流输入电路、供电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至少一个副边电路,所述开关管组合电路分别与直流输入电路、反激变压器、控制电路、供电电路、检测电路相连接;所述开关管组合电路包括MOS管Q1和Q2,TVS管Z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和D2,限流电阻R1; MOS管Q1的栅极与PWM控制电路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电流检测电阻R2的一端连接, MOS管Q1的漏极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 MOS管Q2的漏极与反激变压器T1的一端连接,MOS管Q2栅极分别与驱动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TVS管Z1的正极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TVS管Z1的负极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直流输入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供电电路Vcc连接,负极与驱动电阻R1连接;所述开关管组合电路的作用是MOS管串联连接,提高电压输入范围。
所述直流输入电路的C1连接至变流器直流母线侧,一端与变压器一端、吸收电路和组合电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公共GND,所述直流输入电路的C1作用是储能和滤波。
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吸收电容C3、放电电阻R3,其两端连接至变压器两端,所述吸收电路降低开关管电压应力;所述反激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以上副边绕组,其中一绕组为原边控制电路供电,电源启动R11对供电电容C2充电。
所述副边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4、滤波电容C4和负载电阻R4。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压输入辅助电源的电路拓扑;
图2是现有技术中单端反激变换拓扑;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管反激变换拓扑;
图4是本发明高压输入辅助电源的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从逆变器直流侧取电的辅助电源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开关管组合电路、控制电路、反激变压器、吸收电路、直流输入电路、供电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至少一个副边电路(包括供电绕组),所述开关管组合电路分别与直流输入电路、反激变压器、控制电路、供电电路、检测电路相连接。
所述开关管组合电路包括MOS管Q1和Q2,TVS管Z1,二极管D1和D2,限流电阻R1;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PWM控制电路连接,源极与电流检测电阻R2的一端连接,漏极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反激变压器T1的一端连接,栅极与驱动电阻R1和箝位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TVS管Z1的正极与NMOS管Q1的源极连接,负极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箝位二极管D1的负极与直流输入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供电电路Vcc连接,负极与驱动电阻R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