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保温管的生产方法及发泡保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312.5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开勇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F16L58/00;B29C44/12;B29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保温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管道传输及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发泡保温管的生产方法及发泡保温管。
背景技术
热力管广泛应用于热力供暖及化工生产的传输管线中,现有的热力传输管线根据不同的供暖要求及传输要求,并采用不同类别的保温管给予实现。现有的保温管为保证较好的保温效果,通常保温管结构多采用,在内管外侧固定聚苯乙烯保温层,在聚苯乙烯保温层外部附加外管的方式给予实现的。由于保温管在实施时多采用地下预埋的方式给予实现,因此,当保温管整体被埋入地下后,在内外管之间会产出较大的水汽凝结,由于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的憎水性较差,因此,一旦水汽在内外管之间形成,就将在聚苯乙烯材料中凝结,提高了聚苯乙烯材料的含水量,使保温层本身的温度降低,不仅严重影响了对保温管内管的保温性能,同时,增大了对内管外壁及外管内壁的腐蚀、尤其是增大了保温管接口处的腐蚀,易造成保温管的接口开焊,严重危害了保温管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高了热损耗,从而降低了整条管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使整体保温管路的施工成本升高,可靠性及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发泡保温管,解决了现有保温管保温性能低、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发泡保温管的生产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保温管的内管外壁沿径向均匀固定定位支撑梁;
步骤S102,将带有支撑梁的内管套装于一端封闭的外管中;
步骤S103,将外管的开口端朝上竖直固定;
步骤S104,将液态聚氨酯注入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中,在设定时间内及设定温度下,使聚氨酯在所述空隙中发泡膨胀,填充并凝结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中包括:将外管的开口端朝上竖直固定,并进行1~2或2~3小时的预热,该预热温度为150℃~175℃、175℃~185℃或190℃~200℃,在预热后进行30~40分钟的保温。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4后还包括,
步骤S105,在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通风孔;
步骤S106,将所述外管固定连接于加强外管中,所述加强外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外管的外径;
步骤S107,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加强外管中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材料。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4后还包括,
步骤S1051,在所述外管上均匀开设通风孔;
步骤S1061,将所述外管外侧固定聚苯乙烯泡沫环形板,使所述外管的外壁与所述聚苯乙烯泡沫环形板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聚苯乙烯环形板的内径与所述外管的外径相应;
步骤S1071,在所述聚苯乙烯环形板外壁固定网状钢丝管;
步骤S1072,在所述网状钢丝管的外部固定加强外管,所述加强外管的内径与所述网状钢丝管的外径相应,固定于所述网状钢丝管的外侧。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4中,当所述设定温度为120~130℃时,设定时间为2~4小时、当所述设定温度为130~150℃时,设定时间为2.5~3小时。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泡保温管,包括,内管、支撑梁、聚氨酯保温层及外管,所述支撑梁沿所述内管的径向均匀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内径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在内管上的径向距离相应,一端为封闭结构,使所述内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管内部,所述聚氨酯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强外管,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通风孔,所述加强外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外管的外径,套接于所述外管的外侧,与所述外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加强外管中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材料。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强外管及聚苯乙烯环形板,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通风孔,所述聚苯乙烯环形板的内径与所述外管的外径相应,与所述外管的外壁贴合连接;所述加强外管的内径与所述聚苯乙烯环形板的外径相应,设置于所述聚苯乙烯环形板的外侧,与所述聚苯乙烯环形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网状钢丝管,所述网状钢丝管的管径与所述加强外管的内径相应,与所述加强外管的内壁贴合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开勇,未经吴开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管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带有波纹管段的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