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103.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段俊雅;胡中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低待机功耗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器在接入外接电源后,不管有没有连接待充电的电池包,或者无论电池包是否需要充电,其均会开始执行充电检测等动作,即使在待机的状态下也处于一种消耗功率的状态,这样无疑对能源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待机功耗充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充电器包括:用于接入AC电源的电能接入模块、用于电能输出的充电接口、设置在电能接入模块与充电接口之间能调整电能质量使充电接口输出所需直流电的充电模块、能从电能接入模块取电工作并能控制充电模块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开关模块、供电模块、主控制器和操作模块;开关模块包括:两个开关端和一个能够控制两个开关端之间导通或关断的控制端,开关模块的一个开关端与电能接入模块电联接将电能引入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的另一个开关端与供电模块电联接将电能供给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主控制器电联接,主控制器电联接至充电模块并能控制充电模块;操作模块电联接至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和电能接入模块,主控制器也电联接至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进一步地,在电能接入模块接入AC电源后,开关模块的两个开关端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模块处于零功耗状态;在操作模块被用户操作时能控制开关模块的两个开关端瞬时导通从而使供电模块激活主控制器,进而主控制器控制开关模块使其两个开关端持续处于导通状态进入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电能接入模块包括:用于连接AC电源的AC输入模块,用于消除电磁干扰的EMC模块,用于对电能进行调整的整流滤波模块;EMC模块分别与AC输入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构成电联接,整流滤波模块与充电模块和操作模块、开关模块构成电联接。
进一步地,充电模块包括:至少包含一个谐振电路的LCC模块、以及用于向充电接口供电的整流输出模块;LCC模块分别与整流滤波模块、整流输出模块电联接。
进一步地,主控制器与LCC模块、整流输出模块电联接并控制它们。
进一步地,开关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MOSFET开关。
进一步地,开关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光耦开关。
进一步地,主控制器至少包括一个MCU芯片。
进一步地,操作模块至少包括一个至少具有两种操作状态的操作开关,操作开关至少具有一个能被用户操作的操作按钮。
进一步地,主控制器在执行完充电程序后控制开关模块使其两个开关端断开从而使控制模块恢复零功耗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用户操作操作模块之前,由于控制模块不带电、不消耗功率,同时由于电能接入模块以及充电模块并没有处于充电状态,所以整个充电器处于交底的功耗状态;而在用户接入电池包并操作操作模块时,控制模块才带电开始工作并在充电结束之后控制开关模块使控制模块恢复到零功耗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充电器包括:电能接入模块、充电接口、充电模块、控制模块。
其中,电能接入模块用于接入AC电源的。充电器在进行充电时利用电能接入模块接入AC电源,这里所指的AC电源可以是由交流电电网提供电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能接入模块包括:用于连接AC电源的AC输入模块,用于消除电磁干扰的EMC模块,用于对电能进行调整的整流滤波模块;EMC模块分别与AC输入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构成电联接,整流滤波模块与充电模块和操作模块、开关模块构成电联接。
充电接口用于电能输出。在需要对电池包充电时,充电器通过充电接口与电池包构成能够充电的电联接,使电池包与充电器构成能传递电能和信号的物理连接。作为优选,充电接口应至少包括两个充电端子。
充电模块设置在电能接入模块与充电接口之间能调整电能质量使充电接口输出所需直流电。因为从交流电电网获取的电能并不适于直接为电池包进行充电,因此需要充电模块以及电能接入模块进行一些调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充电模块包括:至少包含一个谐振电路的LCC模块、以及用于向充电接口供电的整流输出模块;LCC模块分别与整流滤波模块、整流输出模块电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