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控制的公共垃圾箱垃圾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5874.4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奎;王飞;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茂泰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控制 公共 垃圾箱 垃圾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M控制的公共垃圾箱垃圾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共垃圾箱内的垃圾回收都比较针对单一功能、各个应用领域的子系统,其中有对垃圾箱内的垃圾状态进行监控,并且监控的方式通过GPRS与监控平台进行无线通讯,而对垃圾箱没有较大的设计,在垃圾回收时垃圾回收人员还是要和以前一样出较大的力气对垃圾进行清理。而有些对垃圾回收通过铺设垃圾箱轨道使垃圾箱自己运动到垃圾回收处,这样的可行性不太高,投资很大,并且对所有的垃圾箱考虑不周全。有些的垃圾箱的设计很智能,能自己行走自己收集垃圾,但应用在公共场所,可行性不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ARM控制的公共垃圾箱垃圾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一方面能使垃圾回收人员对整个地区内的垃圾箱内的垃圾状态全方位了解、减少他们对垃圾巡查次数,另一方面能够使垃圾收集简单化,减少垃圾收集人员的劳动强度,可行性很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ARM控制的公共垃圾箱垃圾回收系统,其特点是,包含:主站层、与所述主站层通讯连接的从站层、与所述从站层电路连接的垃圾箱控制层,以及垃圾箱机构;
所述垃圾箱机构包含有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垃圾箱、活动设置在垃圾箱的垃圾箱顶和驱动部件;
所述垃圾箱控制层包含:
设置在垃圾箱顶端上的传感器,其与从站层连接,所述传感器对垃圾箱内的垃圾状态进行检测;
设置在所述垃圾箱机构上的步进电机部件,其通讯连接所述从站层,用于控制垃圾箱的升高高度和垃圾箱倾斜角度;
设置在垃圾箱上的若干个接近开关,其与从站层连接,对垃圾箱运行的垃圾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的步进电机部件包含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三步进电机;
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分别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的第三步进电机固定在垃圾箱上。
所述的驱动部件包含:
一对直形导轨,其一端分别插入在支架内,且分别位于垃圾箱的两侧,另一端与垃圾箱活动相连,所述的垃圾箱可绕着直形导轨的另一端旋转;
弧形导轨,其中心部位与一个所述的直形导轨另一端相连;
所述的直形导轨一面设有齿,且与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的弧形导轨设有弧形齿,且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齿轮相互啮合。
若干所述的接近开关分别为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
其中,所述的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分别设置在一对直形导轨的上部;
所述的第三接近开关设置在垃圾箱一侧,且与所述的弧形导轨相对应。
每个所述直形导轨上下两端设有一对直形导轨小孔,其分别用于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
所述的弧形导轨设有一对弧形导轨小孔,其分别用于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
所述的垃圾箱顶通过垃圾箱顶支架支撑,所述的垃圾箱顶支架一端固定在齿轮上,且所述的第三步进电机驱动齿轮,使得垃圾箱顶旋转。
所述的主站层包含ARM单片机系统,以及电路连接该ARM单片机系统的显示屏。
所述的从站层包含若干个从站,每个从站包含有从站单片机系统,所述的从站单片机系统通过总线连接至主站层的ARM单片机系统,并电路连接并控制一组所述的传感器、步进电机部件和接近开关。
一种采用上述的基于ARM控制的公共垃圾箱垃圾回收系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步骤1、位于垃圾箱控制层的传感器检测垃圾箱内状态,通过从站单片机系统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垃圾箱是否已满,但垃圾箱不满时,继续检测;
步骤2、当垃圾箱已满时,从站层单片机系统向主站层发出信息,使主站层检测出此垃圾箱已满,需要清理;
步骤3、主站层通过分析所有从站层的信息、 总结所有需要清理的垃圾箱,总结的信息里包含已满垃圾箱的具体位置;
步骤4从站单片机系统向步进电机部件发出步进电机启停信号,控制步进电机使垃圾箱升高、下降、倾斜翻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现了垃圾箱内垃圾状态监测和回收的一体化,对一个地带的垃圾箱监测和回收统一管理。
2.本发明实现了垃圾回收的简便性和合理性,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