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凝减水阻裂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3777.1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夏晖;蔺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三兴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凝 减水阻裂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凝减水阻裂剂,属于混凝土外加剂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由于外加剂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许多国家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中缓凝减水阻裂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的一种,它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适度膨胀,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且兼有缓凝减水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阻裂剂的抗裂性仍无法满足公路、立交桥、机场跑道等要求少留伸缩缝的大面积混凝土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减缩率、高抗裂性、高韧性、高减水性的缓凝减水阻裂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凝减水阻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木质素磺酸钠24-36、丙酸钙14-26、水氯镁石粉15-25、UNF-5型高效减水剂48-54、FDN-Ⅱ型缓凝高效减水剂35-45、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15、纳米碳纤维10-15、磷酸二氢钾7-11、沙蒿籽粉4-8、偏铝酸钠6-9、电解锰渣10-15、对甲基苯磺酸3-6、苯并三氮唑4-7、硫代二甘醇4.5-6.5、羟乙基油酸咪唑啉甜菜碱2-4、助剂4-6;
所述助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氧化镁5-10、凝灰岩微粉10-15、脱硫灰9-16、三聚氰胺脲醛树脂12-18、微孔硅酸钙6-12、聚异丁烯5-10、叔碳酸乙烯酯4-6、2-甲基-2,4-戊二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4、五氯苯酚钠1.5-2.5、椰油酸单乙醇酰胺3-5、骨粉4-8、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4、磺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5-10;b、将磺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甲基-2,4-戊二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活性氧化镁、凝灰岩微粉、脱硫灰,45-55℃水浴温度下搅拌10-15min,冷却至常温,烘干,得混合料A;c、将骨粉、微孔硅酸钙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聚异丁烯、叔碳酸乙烯酯、五氯苯酚钠,高速分散5-10min,烘干,得混合料B;d、将混合料A和混合料B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助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阻裂剂不仅具有高减缩率、高抗裂性、高韧性、抗冻能力的特点,有效减小混凝土的收缩,防止造成干缩裂纹,还具有高效减水的作用,减水率可达15-25%,明显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且拌合后不泌水,不离析,同时缓凝效果好,坍落度损失小,有利于长距离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缓凝减水阻裂剂,由以下重量(kg)的原料混合而成:木质素磺酸钠32、丙酸钙24、水氯镁石粉20、UNF-5型高效减水剂50、FDN-Ⅱ型缓凝高效减水剂40、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2、纳米碳纤维15、磷酸二氢钾9、沙蒿籽粉6、偏铝酸钠7、电解锰渣12、对甲基苯磺酸4、苯并三氮唑6、硫代二甘醇5.5、羟乙基油酸咪唑啉甜菜碱3、助剂5;
所述助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氧化镁6、凝灰岩微粉12、脱硫灰14、三聚氰胺脲醛树脂16、微孔硅酸钙10、聚异丁烯7、叔碳酸乙烯酯5、2-甲基-2,4-戊二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5、五氯苯酚钠2、椰油酸单乙醇酰胺4.5、骨粉6、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3、磺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8;b、将磺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甲基-2,4-戊二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活性氧化镁、凝灰岩微粉、脱硫灰,45℃水浴温度下搅拌15min,冷却至常温,烘干,得混合料A;c、将骨粉、微孔硅酸钙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聚异丁烯、叔碳酸乙烯酯、五氯苯酚钠,高速分散10min,烘干,得混合料B;d、将混合料A和混合料B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助剂。
上述制得的缓凝减水阻裂剂掺入混凝土中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三兴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三兴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结构
- 下一篇:以发动机尾气为能源驱动的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