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管路安全放散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3708.0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镜兔;翟军;景江兴;任静;余玲;胡丽芬;阮少锋;黄海根;戴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管路 安全 放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燃气输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管路安全放散阀。
背景技术
在管道燃气的输配过程中,当调压器的下游无用户使用燃气时,则调压器会自动关闭,使通过调压器的燃气流量为零,此时,调压器的下游管路处于密闭状态;在这种密封状态下,如果下游管路周围的环境温度发生升高或者调压器在上下游之间发生泄漏,则下游管路的压力会不断升高,从而使下游管路上的用气设备的安全受到威胁,为此,需要在压力上升到一定值后对下游管路的燃气进行自动放散,以维持下游管路的压力在安全范围之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反应灵敏的燃气管路安全放散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管路安全放散阀,它包括阀体、阀盖、膜片、承力盘、闷盖、弹簧、压力调节螺钉;所述的阀体为圆形碗状结构,其沿口处为法兰结构,在其内腔的底部沿轴心线有一个圆筒结构,圆筒壁上靠阀体内腔的一端制有阀口结构,圆筒内为一通孔,其一端与阀体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作为出口与外界相连通;在阀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阀盖的一端为圆盘形结构,其沿口处为与阀体相匹配的法兰结构,其另一端为内螺纹孔结构,圆盘与内螺纹孔结构在同一轴线上,内螺纹孔的侧壁上制有一个通气用的呼吸孔;所述的膜片是柔性的圆碟形构件,被夹装在阀体和阀盖的法兰之间;在膜片上与阀口相对的一侧扣装有一个圆形的承力盘,使膜片位于承力盘与阀口之间;承力盘与膜片之间的连接牢固而且密封;在承力盘的中心向阀口方向施加一个适当的作用力就可以切断膜片和阀口之间的流道,从而使阀体的内腔腔处于密闭状态;所述的压力调节螺钉上的外螺纹与阀盖上的内螺纹相匹配,被安装在阀盖上,旋转压力调节螺钉可使其在阀盖上做上下移动;在压力调节螺钉上朝向承力盘的一侧设有弹簧定位孔,弹簧被定位安装在压力调节螺钉和承力盘之间;旋转压力调节螺钉可以调节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节弹簧力的大小;在阀盖外侧的螺纹孔端口上安装有一个闷盖以防异物进入。
放散阀的工作原理是:在阀体内腔没有流体压力的时候,位于压力调节螺钉和承力盘之间的弹簧所产生的的弹簧力作用在承力盘上,把膜片推向阀口,使膜片紧贴阀口;当阀体内腔有一定流体压力的时候,此流体压力作用在膜片上所产生的流体作用力,使膜片有脱离阀口的趋势;在弹簧力和流体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膜片和阀口之间产生一个密封力;放散阀的弹簧力一旦调定,密封力的大小就取决于流体作用力的大小,即取决于阀体内腔的流体压力:阀体内腔的流体压力越大,密封力越小,反之,阀体内腔的流体压力越小,密封力越大;当阀体内腔的流体压力较小,密封力大于能保持阀口密封状态的最小密封力时,放散阀就处于关闭状态;当阀体内腔的流体压力逐渐上升时,流体作用力会逐渐变大,密封力就会逐渐减小,当密封力小于能保持阀口密封状态的最小密封力时,放散阀就开启;随着放散阀的开启,阀体内腔的流体就向外排放;随着流体不断向外排放,阀体内腔的流体压力逐渐下降,膜片和阀口之间的密封力逐渐增大,当密封力重新增大到能保持阀口密封状态的最小密封力以上时,放散阀就重新关闭;使放散阀开始开启的流体压力值就是放散阀的放散压力;调节弹簧力的大小就可以调节放散压力值的大小。
实际使用时,进气口连接被保护管路,出口连接特定的放散管路或者直接与大气相连通,旋转压力调节螺钉,使放散阀的放散压力为被保护管路的安全极限压力;当被保护管路内的压力上升到安全极限压力以上时,放散阀就开启,被保护管路内的流体就通过阀口与膜片之间的流道向特定的放散管路或直接向大气排放,使被保护管路内的压力下降,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当被保护管路内的压力下降到安全极限压力以下时,放散阀就自动关闭。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工、安装、维修方便,最主要的是放散精度高;经过实际使用测试,放散精度优于±3%。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盖,3-膜片,4-承力盘,5-闷盖,6-弹簧,7-压力调节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