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3457.6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阳;宋业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4B24/26;C09K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泥 改性 沙土 添加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沙土水泥改性添加剂,特别是一种能够降低红沙土胀缩性、水敏性和分散性的红沙土添加剂。
背景技术
水泥改性土,是指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掺入土料之中以改善土的性质或结构,使红沙土丧失膨胀潜能,增强砂性土粘结力等等,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强度或承载力,总体提高土体稳定性的施工工艺,目前国内外对其有广泛研究,用其做为水泥土底基层及基层的情况较多,做为半刚性的面层承载体,可以达到良好的稳定性效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则将水泥改性土用于砂质渠坡换填,利用水泥改性土体的半刚性结构,用以防止边坡垮塌,但由于水泥改性土体有板结、易裂的缺点,对于是含砂率较高的砂性土,及时是采用较高水泥掺量,仍然无法得到稳定性良好的水泥改性土,对于各种性质的土体水泥改性的效果也差别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在水泥土施工中后明显改变水泥土特性,降低了达到要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时,土体的水泥掺入量,降低了水泥土体的板结性,开裂情况大大减少。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石灰、氧化钙、单分子双季铵盐、聚乙烯醇及氯化钾,所述石灰、氧化钙、单分子双季铵盐、聚乙烯醇及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0.2~0.5:0.2~0.5:0.2~0.5:4~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石灰、氧化钙、单分子双季铵盐、聚乙烯醇及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1:0.3:0.3:0.3:4.5。
进一步,所述添加剂组合与干红沙土混合比例为3~5:97~95。
进一步,将水泥均匀与干红沙土混匀,再将所述石灰、氧化钙、单分子双季铵盐、聚乙烯醇及氯化钾溶于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制的均一液体,将液体份三次喷洒在红沙土体表面,通过渗透进入红沙土体表面、胶合、固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石灰、氧化钙、单分子双季铵盐、聚乙烯醇及氯化钾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易溶于水,膜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为成膜动力,膜剂有效分子沉积在红沙土呈负电性的强亲水性粘粒上,形成纳米级超薄膜,降低了土体表面的负电荷量,使得红沙土对水分子不敏感,红沙土沙性得到明显减弱;
2、本发明提供的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与红沙土反应不产生溶离作用,使红沙土的性质在水的影响下仍能达到既定指标;
3、本发明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大幅降低对红砂土进行水泥改性时的水泥掺入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用于水泥改性红沙土中时的配制方法,其步骤如下:(1)室温,需改良掺入水泥的干红沙质量为1000g,称取所需的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3g;(2)将称量好的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溶于1000ml水中,分三次喷洒在掺入水泥的土体表面,掺入水泥干红沙土中掺入水泥量为1.2%。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用于水泥改性红沙土中时的配制方法,其步骤如下:(1)室温,需改良掺入水泥的干红沙土质量为1000g,称取所需的新型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5g;(2)将称量好的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溶于1000ml水中,分三次喷洒在掺入水泥的表面,掺入水泥干红沙土中掺入水泥量为1.5%。
水泥改性红沙土经水泥改性红沙土添加剂组合物改良后,土体的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亲水性、膨胀性得到大幅降低,改良剂溶液浓度越高,其改良效果越好,当改良剂溶液浓度为5g/L时,土体自由膨胀率已明显低于40%,已由弱膨胀土转为非膨胀土,可以直接于工程。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用于改良掺入水泥的红沙土时与没有使用添加剂时,要对红沙土达到相同的力学性能时,水泥的掺入量高达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