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2267.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1/50;C04B24/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渗透 结晶 防水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领域的防水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及其作为混凝土内掺防水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疏松多孔的混合物,因此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常常遇到渗漏问题,即水分透过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不规则裂缝,进而发生大面积洇湿、渗漏,极大影响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并可能危及结构安全。虽然通过卷材、涂料等材料的运用,可达到一定程度的治理效果,但是存在材料费用较高、使用寿命较短、维护手段繁杂等问题。面对这一行业难题,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能够利用化学活性物质在水泥砂浆中的孔隙中扩散渗透,从而生成聚集状结晶物质,堵塞水渗漏所经渠道,以达到防水效果。
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防水行业发展指导思想明确指出要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防水材料质量档次为重点,促进建筑防水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贯彻自主创新与借鉴先进经验相结合的方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防水工程质量,延长防水工程耐用年限。研制和推广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不但符合这一产业政策,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四节一环保”的建筑行业发展政策的需要。
碱集料反应(简称AAR)是指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膨胀物质(或吸水膨胀物质)而引起混凝土产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由于碱集料反应一般是在混凝土成型后的若干年后逐渐发生,其结果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下降,严重时还会使混凝土丧失使用价值,且由于反应是发生在整个混凝土中,因此,这种反应造成的破坏既难以预防,又难于阻止,更不易修补和挽救,故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
当前市场上,现有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基本上是由普通硅酸盐 水泥、石英砂或硅砂、带有活性功能物质(如硅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组成。遇水后,活性物质与混凝土中的Ca(OH)2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以此来堵塞混凝土毛细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但是其组成成分多含有无机钠盐或有机钠盐,容易导致碱集料反应,存在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的安全隐患。
因此,目前建筑防水行业需要一种防水效果优异、少含乃至不含Na2O和K2O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研究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性能完全满足GB18445-2001标准要求,并且其Na2O和K2O含量低于1%,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水和防潮处理,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掺型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适用于密封混凝土细微裂缝、封堵渗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包括:水泥:25-60重量份;碳酸钙:2-30重量份;硅灰:5-30重量份;粉煤灰:10-40重量份;乳酸钙:5-20重量份;氯化钙:5-40重量份;和胶粉:1-1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是内掺型防水材料,其包括水泥:5-12重量份;碳酸钙:0.4-6重量份;硅灰:5-30重量份;粉煤灰:10-40重量份;乳酸钙:5-20重量份;氯化钙:5-40重量份;和胶粉:1-10重量份。
较佳的,前述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其中所述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铁铝酸盐水泥;所述的碳酸钙是重质碳酸钙或轻质 碳酸钙,细度为300~800目;所述的硅灰的形状是球形,细度200~600目;所述的粉煤灰为国标一级粉煤灰;所述的乳酸钙为五水乳酸钙或无水乳酸钙;所述的氯化钙是二水氯化钙或无水氯化钙;所述的胶粉是超细胶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2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制品材料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复合生物涂料